出自宋代汪炎昶《古銅小鼎硯滴銘》:
泗水沒(méi)實(shí)鼎,此豈其云仍。
煅頑煉鈍凝,赤精小瓠斷。
匯枵以盛篆,細(xì)丹霞疑古。
銘如蟲(chóng)嚙馀,滲枯青石液。
迸云吸紺清,溉我毛穎波。
陶浤膠腹仰,呀外膨享{左奭右斗}。
而不注聞戛,羹量函合侖。
三趾獰入屢,出繼常如盈。
注釋參考
三趾
(1).指三足烏。 晉 左思 《魏都賦》:“莫黑匪烏,三趾而來(lái)儀;莫chi{1*1}匪狐,九尾而自擾?!薄端鍟?shū)·音樂(lè)志上》:“三趾晨?jī)x,重輪夕映?!痹敗?三足烏 ”。
(2).指天、地、人鬼之禮?!段倪x·班固<幽通賦>》:“ 嬴 取威於 伯 儀兮, 姜 本支乎三趾?!?李善 注引 應(yīng)劭 曰:“ 姜 , 齊 姓也。趾,禮也。 齊 , 伯夷 之后, 伯夷 為 虞舜 典天、地、人鬼之禮也?!?/p>
出繼
出繼 (chūjì) 過(guò)繼給別人作兒子 be adopted as child 武陵威王晞字 道叔,出繼 武陵王喆后,太興元年受封?!稌x書(shū)·元四王傳》汪炎昶名句,古銅小鼎硯滴銘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