夷猶傲清吏,偃仰狎漁翁
出自唐代李頎《與諸公游濟瀆泛舟》:
濟水出王屋,其源來不窮。
洑泉數(shù)眼沸,平地流清通。
。
皇帝崇祀典,詔書視三公。
分官禱靈廟,奠璧沉河宮。
。
神應(yīng)每如答,松篁氣蔥蘢。
蒼螭送飛雨,赤鯉噴回風。
。
灑酒布瑤席,吹{1|1}簫下玉童。
玄冥掌陰事,祝史告年豐。
。
百谷趨潭底,三光懸鏡中。
淺深露沙石,蘋藻生虛空。
。
晚景臨泛美,亭皋輕靄紅。
晴山傍舟楫,白鷺驚絲桐。
。
我本家潁北,開門見維嵩。
焉知松峰外,又有天壇東。
。
左手正接z5,浩歌眄青穹。
夷猶傲清吏,偃仰狎漁翁。
。
對此川上閑,非君誰與同。
霜凝遠村渚,月凈蒹葭叢。
。
茲境信難遇,為歡殊未終。
淹留悵言別,煙嶼夕微濛。
注釋參考
夷猶
夷猶 (yíyóu) 猶豫遲疑不前。也作“夷由” hesitate 從容不迫 calm and unhurried 雙槳小船夷清吏
廉潔的官吏?!赌鲜贰ち杭o中·武帝下》:“﹝ 梁武帝 ﹞詔在位群臣,各舉所知,凡是清吏,咸使薦用?!薄端鍟ず钅惙f傳》:“時朝廷以 嶺 南刺史、縣令多貪鄙,蠻夷怨叛,妙簡清吏以鎮(zhèn)撫之,于是徵 穎 入朝。”《新唐書·鄭善果傳》:“ 善果 所至有績,號清吏?!?清 陳夢雷 《贈臬憲于公》詩:“煙霞清吏伴,穉叟使君親?!?/p>
偃仰
偃仰 (yǎnyǎng) 俯仰。比喻隨世俗沉浮或進退 a bending or lifting of the head 或棲遲偃仰,或王事鞅掌?!对姟ば⊙拧け鄙健?與時遷徙,與世偃仰?!盾髯印し窍唷?偃仰嘯歌,冥然兀坐(嘯歌:長嘯或吟唱)?!鳌?歸有光《項脊軒志》 偃仰僵仆?!濉?薛福成《觀巴黎油畫記》漁翁
老漁人。 唐 杜甫 《秋興》詩之七:“關(guān)塞極天惟鳥道,江湖滿地一漁翁?!薄端疂G傳》第一○三回:“五個人一徑搖到那打魚船邊, 李俊 問道:‘漁翁,有大鯉魚嗎?’” 劉半農(nóng) 《游香山紀事詩》之六:“網(wǎng)畔一漁翁,閒取黃煙吸?!?/p>
李頎名句,與諸公游濟瀆泛舟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