逸人歸路遠(yuǎn),弟子出山迎
出自唐代皇甫冉《送韋山人歸鐘山所居(一作郎士元詩)》:
逸人歸路遠(yuǎn),弟子出山迎。
服藥顏雖駐,耽書癖已成。
柴扉度歲月,藜杖見公卿。
更作儒林傳,還應(yīng)有姓名。
注釋參考
逸人
猶逸民?!逗鬂h書·趙岐傳》:“ 漢 有逸人,姓 趙 名 嘉 。有志無時,命也奈何!” 唐 高瑾 《三月三日宴王明府山亭》詩:“逸人談發(fā),仙御舟來。” 清 錢大昕 《廿二史考異·后漢書二·法雄傳》:“ 子真 ,在《逸人傳》。逸人即逸民。 章懷 ( 李賢 )避諱,改為人字,后來追改,不及徧檢,它傳故或改或否耳。”
歸路
歸路 (guīlù) 歸途;往回走的道路 homeward journey 孩子們在大樹林里越走越遠(yuǎn),終于迷失了歸路弟子
弟子 (dìzǐ) 門徒,徒弟;接受他人教導(dǎo)并幫助傳播和實行的人 disciple;follower;pupil出山
出山 (chūshān) 到山外去 come out from the mountains 舊指隱士出任官職。借指出來主持某種事務(wù)或擔(dān)任某種職務(wù) come out to be an official皇甫冉名句,送韋山人歸鐘山所居(一作郎士元詩)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