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唐代薛昭蘊《喜遷鶯》:
殘蟾落,曉鐘鳴,羽化覺身輕。
乍無春睡有余酲,杏苑雪初晴。
紫陌長,襟袖冷,不是人間風(fēng)景。
回看塵土似前生,休羨谷中鶯。
金門曉,玉京春,駿馬驟輕塵。
樺煙深處白衫新,認得化龍身。
九陌喧,千戶啟,滿袖桂香風(fēng)細。
杏園歡宴曲江濱,自此占芳辰。
清明節(jié),雨晴天,得意正當年。
馬驕泥軟錦連乾,香袖半籠鞭。
花色融,人競賞,盡是繡鞍朱鞅。
日斜無計更留連,歸路草和煙。
注釋參考
清明節(jié)
中國漢族等民族的傳統(tǒng)節(jié)日。在每年公歷4月5日前后。這一天,民間有上墳掃墓、插柳、踏青、春游等活動。
晴天
晴天 (qíngtiān) 天空中沒有云或云很少 sunny day得意
得意 (déyì) 滿意,感到滿足時的高興心情 proud of oneself;complacent;revel in 得意的男孩 十二分得意正當年
正在身強力壯的年齡。如:十七、十八力不全,二十七、八正當年。
薛昭蘊名句,喜遷鶯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