注釋
【原題】:贊歷代天師·第一代祖師正一靜應(yīng)真君諱道陵字輔漢
贊歷代天師第一代祖師正一靜應(yīng)真君諱道問答
問:《贊歷代天師第一代祖師正一靜應(yīng)真君諱道》的作者是誰?
答:贊歷代天師第一代祖師正一靜應(yīng)真君諱道的作者是白玉蟾
問:贊歷代天師第一代祖師正一靜應(yīng)真君諱道是哪個朝代的詩文?
答:贊歷代天師第一代祖師正一靜應(yīng)真君諱道是宋代的作品
問:贊歷代天師第一代祖師正一靜應(yīng)真君諱道是什么體裁?
答:七絕
問:云錦山前煉大丹,六天魔魅骨毛寒 出自哪首詩文,作者是誰?
答:云錦山前煉大丹,六天魔魅骨毛寒 出自 宋代白玉蟾的《贊歷代天師第一代祖師正一靜應(yīng)真君諱道》
問:云錦山前煉大丹,六天魔魅骨毛寒 的下一句是什么?
答:云錦山前煉大丹,六天魔魅骨毛寒 的下一句是 一從飛鶴歸玄省,煙雨瀟瀟玉局壇。
問:出自白玉蟾的名句有哪些?
答:白玉蟾名句大全
- 邊思標(biāo)簽:邊塞腰垂錦帶佩吳鉤,走馬曾防玉塞秋。莫笑關(guān)西將家子,只將詩思入涼州。
- 宿劉溫書齋不掩盈窗月,天然格調(diào)高。涼風(fēng)移蟋蟀,落葉在離騷?;毓P挑燈燼,懸圖見海濤。因論三國志,空載幾英豪。
- 讀孝經(jīng)星彩滿天朝北極,源流是處赴東溟。為臣為子不忠孝,辜負(fù)宣尼一卷經(jīng)。
- 成都元十八侍御不見元生已數(shù)朝,浣花溪路去非遙。客舍早知渾寂寞,交情豈謂更蕭條。空有寸心思會面,恨無單酌遣相邀。驊驄幸自能馳驟,何惜揮鞭過柞橋。
- 題江樂陳氏江亭漁艇間撐過水東,亂云含雨晚溟濛。絕憐郊野依林壑,更拓軒窗貯竹風(fēng)。剩與煙波開靄杳,卻須菑翳略疏通。間居可忍虛吟嘯,載酒來時社友同。
- 水紋二首池面炎風(fēng)起,煙痕一拂微。無形還有影,掠水去如飛。
- 牡丹詩十首水精冠葉鏤春冰,巧思鐫研仿未能。風(fēng)砑紅綃光點(diǎn)血,暖銷金鏤細(xì)含稜。韶容旖旎終無比,晚艷低伽更可憎。戲脫仙衣親手覆,香身柔軟力難勝。
- 和食蕨三首不須態(tài)掌夸珍膳,安用雞趺快嗜情。富有漫山千臂指,何妨採擷日充盈。
- 桃源行〔時年十九〕漁舟逐水愛山春。兩岸桃花夾去(一作古)津。坐看紅樹不知遠(yuǎn)。行盡青溪不見人。山口潛行始隈[阝奧]。山開曠望旋平陸。遙看一處攢云樹。近入千家散花竹。樵客初傳漢姓名。居人未改秦衣服。居人共住武陵源。還從物外起田園。月明松下房櫳靜(一作凈)。日出云中雞犬喧。驚(一作忽)聞俗客爭來集。競引還家問都(一作鄉(xiāng))邑。平明閭巷掃花開。薄暮漁樵乘水入。初因避地去人間。及至(一作更聞)成仙遂(一作去)不還。峽里誰知有人事。世中遙望空云山。不疑靈境難聞見。塵心未盡思鄉(xiāng)縣。出洞無論隔山水。辭家終擬長游衍。自謂經(jīng)過舊不迷。安知峰(一作岑)壑今來變。當(dāng)時知記入山深。青溪幾曲(一作度)到云林。春來遍是桃花水。不辯仙源河處尋。
- 雜詩四首春蠶口吐絲,生人皆仰供。蜘蛛絲滿腹,祗能打飛蟲。衣服與網(wǎng)羅,利害豈可同。蠶生旬月老,蜘蛛無春冬。蠶食惟草木,蜘蛛肉食豐。蠶以繭自縛,蜘蛛掛青空。蜘蛛有余毒,春蠶有余功。受報乃如此,天理不可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