嗟舊日沈腰,如今潘鬢,怎堪臨鏡
出自宋代徐伸《轉(zhuǎn)調(diào)二郎神·悶來彈鵲》:
悶來彈鵲,又攪碎、一簾花影。
漫試著春衫,還思纖手,熏徹金猊燼冷。
動是愁端如何向,但怪得、新來多病。
嗟舊日沈腰,如今潘鬢,怎堪臨鏡?。
重省。
別時淚濕,羅衣猶凝。
料為我厭厭,日高慵起,長托春酲未醒。
雁足不來,馬蹄難駐,門掩一庭芳景。
空佇立,盡日闌干倚遍,晝長人靜。
注釋參考
舊日
舊日 (jiùrì) 過去的日子;從前;往日 former days; old days 舊日并無深交沈腰
《梁書·沉約傳》載: 沉約 與 徐勉 素善,遂以書陳情于 勉 ,言己老病,“百日數(shù)旬,革帶常應(yīng)移孔,以手握臂,率計月小半分。以此推算,豈能支久?”后因以“沉腰”作為腰圍瘦減的代稱。 宋 周邦彥 《大有·小石》詞:“仙骨清羸, 沉 腰顦顇?!?元 武漢臣 《玉壺春》第三折:“你為我病懨懨攙過這裙兒帶,我為你 沉 腰寬減盡了形骸?!?清 趙翼 《題沉既堂前輩<載書移居圖>》詩:“只愁撐滿便便腹,難作 東陽 瘦 沉 腰。”
如今
如今 (rújīn) 在這些日子里;現(xiàn)在,當(dāng)今 nowadays;now 如今人方為刀俎,我為魚肉,何辭為?——《史記·項羽本紀》 如今咱們山村也有了自己的大學(xué)生潘鬢
亦作“ 潘髩 ”。 晉 潘岳 《秋興賦》序:“余春秋三十有二,始見二毛?!焙笠蛞浴芭唆W”謂中年鬢發(fā)初白。 唐 李德裕 《秋日登郡樓望贊皇山感而成詠》:“ 越 吟因病感, 潘 鬢入秋悲。” 明 無名氏 《石榴花·題情》套曲:“我為他只落得心焦無聊,這離情怎消,謾贏得 潘 髩 沉 腰。” 清 黃景仁 《感舊雜詩》:“而今 潘 鬢漸成絲,記否羊車并載時?!?/p>
臨鏡
對鏡。 唐 元稹 《三兄遺白角巾》詩:“暗梳蓬髮羞臨鏡,私戴蓮花恥見人?!?元 本 高明 《琵琶記·趙五娘憶夫》:“憶昔事君子,鷄鳴下君床,臨鏡理笄總,隨君問高堂。”
徐伸名句,轉(zhuǎn)調(diào)二郎神·悶來彈鵲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