二儀含皎澈,萬象共澄鮮。
出自唐朝劉禹錫《奉和中書崔舍人八月十五日夜玩月二十韻》
暮景中秋爽,陰靈既望圓。浮精離碧海,分照接虞淵。
迥見孤輪出,高從倚蓋旋。二儀含皎澈,萬象共澄鮮。
整御當(dāng)西陸,舒光麗上玄。從星變風(fēng)雨,順日助陶甄。
遠(yuǎn)近同時(shí)望,晶熒此夜偏。運(yùn)行調(diào)玉燭,潔白應(yīng)金天。
曲沼疑瑤鏡,通衢若象筵。逢人盡冰雪,遇景即神仙。
引素吞銀漢,凝清洗綠煙。皋禽警露下,鄰杵思風(fēng)前。
水是還珠浦,山成種玉田。劍沉三尺影,燈罷九枝然。
象外形無跡,寰中影有遷。稍當(dāng)云闕正,未映斗城懸。
靜對揮宸翰,閑臨襞彩箋。境同牛渚上,宿在鳳池邊。
興掩尋安道,詞勝命仲宣。從今紙貴后,不復(fù)詠陳篇。
注釋參考
二儀
(1).指天地。 三國 魏 曹植 《惟漢行》:“太極定二儀,清濁始以形?!薄吨軙の涞奂o(jì)上》:“二儀創(chuàng)闢,玄象著明。” 明 王慎中 《游白鹿洞》詩:“境閑百慮空,意愜二儀廣。” 清 鈕琇 《觚賸·石言》:“二儀之英,五材之精,在地為石,在天為星?!?/p>
(2).指日、月。 南朝 陳 沉炯 《陳武帝哀策文》:“二儀協(xié)序,五緯同符。” 明 王鏊 《震澤長語·象緯》:“二儀運(yùn)而出沒,五緯隨而起伏?!?/p>
皎澈
清澈貌。 唐 劉禹錫 《奉和中書崔舍人八月十五日夜翫月》:“逈見孤輪出,高從倚蓋旋。二儀含皎澈,萬象共澄鮮?!?/p>
萬象
萬象 (wànxiàng) 一切事物或景象 every phenomenon on earth;all manifestations of nature 包羅萬象澄鮮
清新。 南朝 宋 謝靈運(yùn) 《登江中孤嶼》詩:“云日相輝映,空水共澄鮮?!?金 元好問 《丙辰九月十六日挈家游龍泉》詩:“風(fēng)色澄鮮稱野情,居僧聞客喜相迎。” 郁達(dá)夫 《遲桂花》:“早晨的空氣,實(shí)在澄鮮得可愛?!?/p>
劉禹錫名句,奉和中書崔舍人八月十五日夜玩月二十韻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