東君何事,將春至,放春歇
出自宋代趙彥端《瑞鶴仙(餞交代沈公雅臺山寺作,繼作朝中措)》:
攬垂楊細折。
有別情遺愛,與君都說。
文茵帶雕軛。
是行春來處,去年阡陌。
柔桑半葉。
轉(zhuǎn)光風(fēng)、輕揚秀麥。
正人家共約,耕相借牛,社相留客。
清絕。
溪山猶記,脫帽吟風(fēng),倚樓招月。
東君何事,將春至,放春歇。
道從今江上,一花一柳,皆想油幢瑞節(jié)。
縱離愁、瘦減腰圍,帶金正曄。
注釋參考
東君
東君 (Dōngjūn) 傳說中的太陽神 the Chinese Apollo 晉巫祠五帝、東君、云中、司命之屬。——《史記·封禪書》何事
(1).什么事;哪件事。 南朝 齊 謝朓 《休沐重還道中》詩:“問我勞何事?沾沐仰清徽?!?唐 方干 《經(jīng)周處士故居》詩:“愁吟與獨行,何事不傷情?”《朱子語類》卷八:“陽氣發(fā)處,金石亦透,精神一到,何事不成?”
(2).為何,何故。 晉 左思 《招隱》詩之一:“何事待嘯歌?灌木自悲吟。”《新唐書·沉既濟傳》:“若廣聰明以收淹滯,先補其缺,何事官外置官?” 宋 劉過 《水調(diào)歌頭》詞:“湖上 新亭 好,何事不曾來?” 清 李漁 《奈何天·狡脫》:“不解天公意,教人枉猜謎:何事癡呆漢,到處逢佳麗?”
春至
(1).即春分?!豆茏印ぽp重己》:“以冬日至始,數(shù)九十二日,謂之春至?!眳⒁姟?春分 ”。
(2).春天來到。 唐 李白 《桓公井詩》:“秋來桐暫落,春至桃還發(fā)。” 唐 李紳 《柳》詩之一:“人事推移無舊物,年年春至緑垂絲?!?/p>
放春
(1).謂春天花木萌發(fā)生長。 唐 杜甫 《留別gong{1*1}安太易沙門》詩:“沙村白雪仍含凍,江縣紅梅已放春。” 明 何景明 《冬至》詩:“簷前白日不覺晚,山下寒梅俱放春?!?/p>
(2).舊時寒食節(jié)前的一種游春活動。 宋 周密 《武林舊事·放春》:“ 蔣苑使 有小圃,不滿二畝,而花木匼匝,亭榭奇巧。春時悉以所有書畫、玩器、冠花、器弄之物羅列滿前,戲效關(guān)撲……且立標(biāo)竿、射垛及鞦韆、梭門、鬭鷄、蹴踘諸戲事,以娛游客。衣冠士女至者,招邀杯酒,往往過禁煙乃已。”
趙彥端名句,瑞鶴仙(餞交代沈公雅臺山寺作,繼作朝中措)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