止戈為武。
出自先秦 左丘明《左傳·宣公·宣公十二年》:
摘自《左傳·宣公·宣公十二年》
解釋:“武”字是“止”“戈”兩字合成的,所以要能止戰(zhàn),才是真正的武功。后也指不用武力而能化干戈為玉帛,才是武術(shù)的最高境界。
原文摘要:
既乎?」知季曰:「不以人子,吾子其可得乎?吾不可以茍射故也?!股溥B尹襄老,獲之,遂載其尸。射公子谷臣,囚之。以二者還。及昏,楚師軍于邲,晉之馀師不能軍,宵濟(jì),亦終夜有聲。丙辰,楚重至于邲,遂次于衡雍。潘黨曰:「君盍筑武軍,而收晉尸以為京觀。臣聞克敵必示子孫,以無忘武功?!钩釉唬骸阜菭査病7蛭?,止戈為武。武王克商。作《頌》曰:『載戢干戈,載櫜弓矢。我求懿德,肆于時夏,允王保之?!挥肿鳌段洹罚渥湔略弧宏榷柟Α?。其三曰:『鋪時繹思,我徂求定?!黄淞唬骸航椚f邦,屢豐年?!环蛭洌?、戢兵、保大、定功、安民、和眾、豐財(cái)者也。故使子孫無忘其章。今我使二國暴骨,暴矣;觀兵以威諸侯,兵不戢矣。暴而不戢,安能
注釋參考
止戈為武
“武”字從“止”從“戈”。意謂能平息戰(zhàn)亂,停止使用武器,才是真正的武功?!蹲髠鳌ば辍罚骸?潘黨 曰:‘……臣聞克敵必示子孫,以無忘武功。’ 楚子 曰:‘非爾所知也。夫文,止戈為武?!薄稘h書·武五子傳贊》:“是以 倉頡 作書,‘止’‘戈’為‘武’。圣人以武禁暴整亂,止息干戈,非以為殘而興縱之也?!?唐 吳兢 《貞觀政要·征伐》:“今陛下?lián)狃B(yǎng)蒼生,將士勇鋭,力有餘而不取之,所謂止戈為武者也?!薄痘ㄔ潞邸返谒钠呋兀骸爸垢隇槲?,窮寇勿追?!?/p>成語解釋意思是武字是止戈兩字合成的,所以要能止戰(zhàn),才是真正的武功。后也指不用武力而使對方屈服,才是真正的武功。止戈為武出處《左傳·宣公十二年》:“非爾所知也。夫文,止戈為武?!?p>左丘明名句,左傳·宣公·宣公十二年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