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陳師道《寄寇十一》:
鄰里相望信不通,時(shí)因得句寄匆匆。
畫樓著燕薰風(fēng)里,楊柳藏鴉白下東。
度日守窗令節(jié)換,經(jīng)旬無使覺門空。
錦囊佳麗鄰徐庾,剩欲同君賦惱公。
注釋參考
鄰里
鄰里 (línlǐ) 鄰居;家庭居所 neighborhood 鄰里之間 鄰居或同鄉(xiāng) neighbor;people of the neighborhood相望
相望 (xiāngwàng) 互相對(duì)望 look at each other 雕欄相望焉?!队莩跣轮尽の簩W(xué)洢·核舟記》 鄰國相望?!妒酚洝へ浿沉袀鳌?死者相望?!顿Y治通鑒·唐紀(jì)》 東西相望?!巍?陸游《過小孤山大孤山》不通
(1).阻塞;不通達(dá)。《左傳·成公十三年》:“東道之不通,則是 康公 絶我好也?!薄冻o·九辯》:“閔奇思之不通兮,將去君而高翔?!?/p>
(2).不相往來?!度龂尽の褐尽り愃纪踔矀鳌罚骸敖一殒挪煌?,兄弟乖絶?!?/p>
(3).不共同使用。《禮記·內(nèi)則》:“外內(nèi)不共井,不共湢浴,不通寢席,不通乞假,男女不通衣裳?!?/p>
(4).不明白;不了解。《漢書·哀帝紀(jì)》:“皇天降非材之佑, 漢 國再獲受命之符,朕之不德,曷敢不通!” 三國 魏 阮籍 《為鄭沖勸晉王箋》:“ 沖 等不通大體,敢以陳聞?!?王愿堅(jiān) 《普通勞動(dòng)者》:“說著,他動(dòng)了真氣,象不屑于和這個(gè)不通情理的人說話似的,一翻身躺下去?!?/p>
(5).謂學(xué)識(shí)淺陋。 漢 王充 《論衡·別通》:“夫通人猶富人,不通者猶貧人也。俱以七尺為形,通人胸中懷百家之言,不通者空腹無一牒之誦?!?/p>
(6).謂文理悖謬不順。 北齊 顏之推 《顏氏家訓(xùn)·音辭》:“是為一論物體,一就人情,殊不通矣?!?清 錢泳 《履園叢話·科第·鼎甲》:“邑宰見其文,以為不通,貼文於照墻,不取?!?/p>
時(shí)因
因時(shí)。謂因時(shí)而動(dòng)?!豆茏印び坠佟罚骸皶r(shí)因,勝之終;無方,勝之幾。” 郭沫若 等集校引 張佩綸 曰:“時(shí)因當(dāng)作因時(shí)?!?/p>
得句
謂詩人覓得佳句。 唐 周賀 《上陜府姚中丞》詩:“成家盡是經(jīng)綸后,得句應(yīng)多諫諍餘?!?宋 陸游 《晴甫一日復(fù)大風(fēng)雨連日不止遣懷》詩:“得句已無前輩賞,開編時(shí)與古人游?!?元 薩都剌 《高郵至邵伯》詩之一:“有時(shí)得句無人和,風(fēng)雨寒窻夜讀書?!?清 曹寅 《秋日過訪芥公》詩:“得句聞敲鉢,逃禪媿閉關(guān)?!眳⒁姟?覓句 ”。
匆匆
匆匆 (cōngcōng) 急急忙忙的樣子 hurriedly;hastily 老栓匆匆走出,給他泡上茶?!?魯迅《藥》陳師道名句,寄寇十一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