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唐代李白《下途歸石門舊居》:
吳山高,越水清,握手無言傷別情。
將欲辭君掛帆去,離魂不散煙郊樹。
此心郁悵誰能論,有愧叨承國士恩。
云物共傾三月酒,歲時同餞五侯門。
羨君素書嘗滿案,含丹照白霞色爛。
余嘗學(xué)道窮冥筌,夢中往往游仙山。
何當(dāng)脫屣謝時去,壺中別有日月天。
俯仰人間易凋朽,鐘峰五云在軒牖。
惜別愁窺玉女窗,歸來笑把洪崖手。
隱居寺,隱居山,陶公煉液棲其間。
靈神閉氣昔登攀,恬然但覺心緒閑。
數(shù)人不知幾甲子,昨夜猶帶冰霜顏。
我離雖則歲物改,如今了然失所在。
別君莫道不盡歡,懸知樂客遙相待。
石門流水遍桃花,我亦曾到秦人家。
不知何處得雞豕,就中仍見繁桑麻。
翛然遠(yuǎn)與世事間,裝鸞駕鶴又復(fù)遠(yuǎn)。
何必長從七貴游,勞生徒聚萬金產(chǎn)。
挹君去,長相思,云游雨散從此辭。
欲知悵別心易苦,向暮春風(fēng)楊柳絲。
注釋參考
長相思
(1).指絲棉?!豆旁娛攀住た蛷倪h(yuǎn)方來》:“文綵雙鴛鴦,裁為合懽被。著以長相思,緣以結(jié)不解。” 宋 趙令畤 《侯鯖錄》卷一:“被中著綿謂之長相思,綿綿之意?!?明 楊慎 《升庵詩話》卷一:“長想思,謂以絲縷絡(luò)綿,交互網(wǎng)之,使不斷,長相思之義也。”
(2).樂府《雜曲歌辭》名。內(nèi)容多寫男女或友朋久別思念之情,故名。 南朝 和 唐 代詩人寫此題者甚多,常以“長相思”三字開頭,句式長短錯落不一。
(3). 唐 教坊曲名,后用為詞牌名。因 南朝 梁 陳 樂府《長相思》而得名。又名《雙紅豆》、《憶多嬌》等。
云游
云游 (yúnyóu) 僧道漫游四方,行蹤不定 (of a Buddhist monk or a Taoist priest)roam 其中只有一個出色的,姓王,乃是云游來的?!冻蹩膛陌阁@奇》雨散
(1).雨水普降。 晉 曹毗 《晉江左宗廟歌·歌中宗元皇帝》:“化若風(fēng)行,澤猶雨散。” 南朝 梁 劉孝標(biāo) 《東陽金華山棲志》:“迴流映流,則十仞洞底;膚寸云合,必千里雨散?!?/p>
(2).如雨布散。眾多貌?!段倪x·揚(yáng)雄<劇秦美新>》:“云動風(fēng)偃,霧集雨散?!?李善 注:“言眾瑞之多也。”《文選·劉孝標(biāo)<廣絕交論>》:“駱驛縱橫,煙霏雨散?!?李周翰 注:“煙霏雨散,眾多貌?!?/p>
(3).比喻朋友離散。 南朝 齊 謝朓 《和劉中書絵入琵琶峽望積布磯詩》:“山川隔舊賞,朋僚多雨散。” 唐 王維 《酬諸公見過》詩:“登車上馬,倏忽雨散?!?清 譚嗣同 《報(bào)劉淞芙書》一:“親知雨散,益復(fù)無聊?!?/p>
(4).指男女歡會已畢。 宋 程垓 《意難忘》詞:“似云收 楚 峽,雨散 巫 陽?!眳⒁姟?雨散云收 ”。
(5).謂雨過天晴。 唐 皇甫曾 《張芬見訪郊居作》詩:“林中雨散早涼生,已有迎秋促織聲?!?唐 張喬 《題湖上友人居》詩:“野白梅繁后,山明雨散初?!?/p>
從此
從此 (cóngcǐ) 從那個時候起 from this time on 王大伯從此負(fù)擔(dān)更重了 從那個地方起或從那個時候起 thenceforward李白名句,下途歸石門舊居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