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唐代韋應(yīng)物《藍嶺精舍》:
石壁精舍高,排云聊直上。
佳游愜始愿,忘險得前賞。
崖傾景方晦,谷轉(zhuǎn)川如掌。
綠林含蕭條,飛閣起弘敞。
道人上方至,清夜還獨往。
日落群山陰,天秋百泉響。
所嗟累已成,安得長偃仰。
注釋參考
安得
安得 (ān dé)如何能得、怎能得。含有不可得的意思。
文選.宋玉.風賦:「宋玉對曰:『此獨大王之風耳,庶人安得而共之!』」 文選.劉邦.雜歌:「大風起兮雲(yún)飛揚,威加海內(nèi)兮歸故鄉(xiāng),安得猛士兮守四方。」豈可。
偃仰
偃仰 (yǎnyǎng) 俯仰。比喻隨世俗沉浮或進退 a bending or lifting of the head 或棲遲偃仰,或王事鞅掌?!对姟ば⊙拧け鄙健?與時遷徙,與世偃仰?!盾髯印し窍唷?偃仰嘯歌,冥然兀坐(嘯歌:長嘯或吟唱)?!鳌?歸有光《項脊軒志》 偃仰僵仆。——清· 薛福成《觀巴黎油畫記》韋應(yīng)物名句,藍嶺精舍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