念平生、單棲蹤跡,多感情懷,到此厭厭,向曉披衣坐
出自宋代柳永《祭天神(中呂調(diào))》:
嘆笑筵歌席輕拋亸。
背孤城、幾舍煙村停畫舸。
更深釣叟歸來,數(shù)點(diǎn)殘燈火。
被連綿宿酒醺醺,愁無那。
寂寞擁、重衾臥。
。
又聞得、行客扁舟過。
篷窗近,蘭棹急,好夢(mèng)還驚破。
念平生、單棲蹤跡,多感情懷,到此厭厭,向曉披衣坐。
注釋參考
平生
平生 (píngshēng) 終身;一生 all one’s life 弦弦掩抑聲聲思,似訴平生不得志。——唐· 白居易《琵琶行(并序)》 婚姻是一個(gè)人的平生大事 向來;素來 always 他平生是很勤儉的 吾平生未嘗以吾所志語汝,是吾不是處。——清· 林覺民《與妻書》單棲
單獨(dú)棲息;獨(dú)宿。 南朝 梁簡(jiǎn)文帝 《烏夜啼》詩:“羞言獨(dú)眠枕下淚,託道單棲城上烏?!?宋 秦觀 《春日雜興》詩之五:“東方有美人,容華茂春粲。抱影守單棲,含睇理哀彈。”
蹤跡
蹤跡 (zōngjì) 行動(dòng)所留下可覺察的形跡 trace;track;footprint;vestige 不留蹤跡 詭蹤跡。——宋· 文天祥《后序》多感
(1).謂易傷感;多感觸。 唐 徐魁 《閑游賦》:“傷孤雁之失伴,懷哀鵠之離羣;何物類之多感,□□逸而心廣?!?唐 杜牧 《初春有感寄歙州邢員外》詩:“聞君亦多感,何處依闌干?” 宋 陸游 《浪跡》詩:“山川慘淡秋多感,燈火青熒夜少眠?!?元 郝經(jīng) 《癸酉閏六月十三日夜病中聞笛》詩:“怨曲人多感,離腸恨易生?!?/p>
(2).猶多謝。《水滸傳》第四一回:“自從刺配 江州 ,經(jīng)過之時(shí),多感 晁頭領(lǐng) 并眾豪杰苦苦相留?!薄抖膛陌阁@奇》卷十七:“多感,多感!一樣的同窗,也該記念著我的冷靜?!?/p>
情懷
情懷 (qínghuái) 含有某種感情的心境 feelings 暢舒情懷厭厭
整齊茂盛貌;秀美貌。《詩·周頌·載芟》:“厭厭其苗,緜緜其麃?!?鄭玄 箋:“厭厭其苗,眾齊等也?!?元 鄭光祖 《倩女離魂》第二折:“趁著這厭厭露華,對(duì)著這澄澄月下,驚的那呀呀呀寒鴈起平沙?!?清 金農(nóng) 《秋雨坐槐樹下書懷》詩:“階前老槐十圍大,碧羅張繖高厭厭?!?/p>
(1).安靜;安逸。《詩·秦風(fēng)·小戎》:“厭厭良人,秩秩德音。” 毛 傳:“厭厭,安靜也?!?晉 陶潛 《詠二疏》詩:“厭厭閭里歡,所營(yíng)非近務(wù)?!?逯欽立 校注:“厭厭,安逸貌?!?元 侯克中 《醉花陰》套曲:“涼夜厭厭露華冷,天淡淡銀河耿耿。” 清 金人瑞 《宴胡侍御書堂》詩:“厭厭畢今夜,僕馬汝先歸?!?/p>
(2).微弱貌;精神不振貌?!稘h書·李尋傳》:“列星皆失色,厭厭如滅?!?晉 陶潛 《和郭主簿》詩之二:“檢素不獲展,厭厭竟良月?!?南朝 宋 劉義慶 《世說新語·品藻》:“ 曹蜍 李志 雖見在,厭厭如九泉下人?!薄睹魇贰し将I(xiàn)夫傳》:“雖執(zhí)大政,氣厭厭不振?!?魯迅 《書信集·致許壽裳》:“女官則厭厭無生意,略無動(dòng)作?!?/p>
(3).形容病態(tài)。 唐 韓偓 《春盡曰》詩:“把酒送春惆悵在,年年三月病厭厭?!?宋 歐陽修 《送張屯田歸洛歌》:“季秋九月予喪婦,十月厭厭成病軀。” 元 白樸 《東墻記》第一折:“早是這兩日茶飯不進(jìn),厭厭瘦削?!?歐陽予倩 《桃花扇》第七幕:“她頭上扎著一條手巾,身上披著一件斗篷,厭厭病容,弱不禁風(fēng)的樣子。”
(4).懶倦;無聊。 宋 柳永 《定風(fēng)波》詞:“暖酥消,膩云嚲,終日厭厭倦梳裹?!?元 李致遠(yuǎn) 《新水令·離別》套曲:“黯黯愁成陣,厭厭日勝年。”
(5).綿長(zhǎng)貌。 南唐 馮延巳 《長(zhǎng)相思》詞:“紅滿枝,緑滿枝,宿雨厭厭睡起遲?!?宋 蘇軾 《次韻子由種杉竹》:“吏散庭空雀噪簷,閉門獨(dú)宿夜厭厭?!?宋 張孝祥 《菩薩蠻》詞:“不語恨厭厭,何人思故園。” 清 納蘭性德 《生查子》詞:“判得最長(zhǎng)宵,數(shù)盡厭厭雨。” 清 洪昇 《長(zhǎng)生殿·聞樂》:“聽徹清音意厭厭,數(shù)琳瑯琬琰?!?聞一多 《紅豆》詩十一:“相思枕上的長(zhǎng)夜,怎樣的厭厭難盡??!”
向曉
拂曉?!稌x書·陸云傳》:“﹝ 云 ﹞至一家,便寄宿,見一年少,美風(fēng)姿,共談《老子》,辭致深遠(yuǎn)。向曉辭去?!?唐 王昌齡 《宿裴氏山莊》詩:“西峰下微雨,向曉白云收?!?宋 柳永 《受恩深》詞:“助秀色堪餐,向曉自有真珠露?!?/p>
披衣
將衣服披在身上而臂不入袖。 三國(guó) 魏 曹丕 《雜詩》之一:“展轉(zhuǎn)不能寐,披衣起彷徨?!?唐 韋應(yīng)物 《寄馮著》詩:“披衣出茅屋,盥漱臨清渠。” 清 吳騫 《扶風(fēng)傳信錄》:“二人披衣待旦,別 袁 而歸。”
柳永名句,祭天神(中呂調(diào))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