并命登仙閣,分曹直禮闈。
出自唐朝沈佺期《酬蘇員外味道夏晚寓直省中見贈(zèng)》
并命登仙閣,分曹直禮闈。大官供宿膳,侍史護(hù)朝衣。
卷幔天河入,開窗月露微。小池殘暑退,高樹早涼歸。
冠劍無時(shí)釋,軒車待漏飛。明朝題漢柱,三署有光輝。
注釋參考
并命
共命運(yùn);同死?!端螘に魈攤鳌罚骸拔遗c此城并命,義不使此城亡而身在也?!?北齊 顏之推 《顏氏家訓(xùn)·兄弟》:“﹝ 王元紹 ﹞為兵所圍,二弟爭(zhēng)共抱持,各求代死,終不得解,遂并命爾?!?/p>
(1).猶言捐生。《后漢書·西羌傳》:“今國家無德,恩不及遠(yuǎn),羸弱何辜,而當(dāng)并命!”《資治通鑒·魏元帝景元元年》:“人誰不死,正恐不得其所,以此并命,何恨之有!”
(2).亡命;逃亡在外。《東周列國志》第七二回:“吾父忠於國家,知我必欲報(bào)仇,故使并命於 楚 ,以絶后慮?!?/p>
併命:1.拚命,舍命?!杜f五代史·明宗紀(jì)一》:“吾王命我取 葛司徒 ,他士可無併命?!?清 陳康祺 《郎潛紀(jì)聞》卷七:“自和議成而軍士灰心,敵益狂狡,遂有四忠併命之禍?!?清 王韜 《淞濱瑣話·魏月波》:“聞 戚 娶女,鬱怒填胸,立刻拏舟至城,將與女併命。”
(2).比喻盡最大的力量。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《辛亥革命·保路運(yùn)動(dòng)》:“或有不軌之徒從中鼓煽,強(qiáng)者併命于尋仇,弱者絶望于逃死,眾志一暌,全體瓦裂,終非國家福也?!?/p>
並命:1.一同受命。《禮記·內(nèi)則》:“毋敢敵耦於冢婦,不敢并行,不敢並命,不敢并坐?!?孔穎達(dá) 疏:“并有教令之命?!?唐 權(quán)德輿 《太原鄭尚書遠(yuǎn)寄新詩走筆酬贈(zèng)》詩:“昔歲經(jīng)過同二 仲 ,登朝並命慚無用?!?唐 張署 《贈(zèng)韓退之》詩:“白簡(jiǎn)趨朝曾並命, 蒼梧 左宦一聯(lián)翩?!?/p>
(2).拼命。 清 采蘅子 《蟲鳴漫錄》卷二:“某今日與人爭(zhēng)不勝,已買刀藏腰際,將與仇者並命?!?/p>
登仙
見“ 登仙 ”。
亦作“ 登僊 ”。1.成仙?!冻o·遠(yuǎn)游》:“貴真人之休德兮,美往世之登仙?!?王逸 注:“仙,一作僊。”《漢書·王莽傳下》:“或言 黃帝 時(shí)建華蓋以登僊, 莽 乃造華蓋九重……車上人擊鼓,輓者皆呼‘登僊’。” 宋 蘇軾 《前赤壁賦》:“飄飄乎如遺世獨(dú)立,羽化而登仙?!薄抖昴慷弥脂F(xiàn)狀》第九八回:“ 可文 一見了信,直把他喜得賽如登仙一般?!?/p>
(2).喻聲名直上或升遷高官。 南朝 梁 劉孝標(biāo) 《廣絕交論》:“ 陸大夫 宴喜西都, 郭有道 人倫東國,公卿貴其籍甚,縉紳羨其登仙?!薄缎绿茣つ呷羲畟鳌罚骸?班景倩 自 揚(yáng)州 採訪使入為大理少卿,過州, 若水 餞於郊,顧左右曰:‘ 班公 是行若登仙,吾恨不得為騶僕?!?/p>
(3).稱人死亡的婉辭。 唐 劉知幾 《史通·雜說下》:“復(fù)有 懷嬴 失節(jié),目為貞女; 劉安 覆族,定以登仙?!?宋 蔡絛 《鐵圍山叢談》卷一:“不數(shù)日 宣仁 登仙,上始親政焉?!薄端问贰分臼罚骸熬Y衣將出,神凝玉幾,一夜登僊,弓墮隔蒼煙?!?/p>
分曹
(1).分對(duì)。猶兩兩。《楚辭·招魂》:“分曹并進(jìn),遒相迫些。” 王逸 注:“曹,偶。言分曹列偶,并進(jìn)技巧?!?唐 李商隱 《無題》詩:“隔座送鉤春酒暖,分曹射覆蠟燈紅?!?清 陳康祺 《郎潛紀(jì)聞》卷六:“一曰布庫,相撲為戲也。徒手搏擊,分曹角力,伺隙蹈瑕,不專恃匹夫之勇?!?/p>
(2).分班;分批?!妒酚洝て綔?zhǔn)書》:“乃分遣御史廷尉正監(jiān)分曹往?!?司馬貞 索隱引 如淳 云:“曹,輩也。謂分曹輩而出為使也?!薄稘h書·劉向傳》:“分曹為黨,往往羣朋?!?唐 劉禹錫 《山南西道新修驛路記》:“兩將受命,分曹星馳?!?/p>
(3).猶今之分部門,分科?!逗鬂h書·百官志二》:“ 成帝 初置尚書四人,分為四曹。” 唐 沉佺期 《酬蘇員外味道夏晚寓直省中見贈(zèng)》詩:“并命登仙閣,分曹直禮闈?!?明 何景明 《寄馬君卿進(jìn)士》詩:“通籍 金門 里,分曹畫省東?!?清 薛福成 《出使四國日記·跋》:“其分曹治事,任久而責(zé)專?!?/p>
(4).猶分司。 唐 李德裕 《次柳氏舊聞》:“時(shí) 崇 二子分曹 洛 邑,會(huì) 知古 至,恃其蒙恩,頗致請(qǐng)托?!眳⒁姟?分司 ”。
禮闈
(1). 漢 代尚書省在 建禮門 內(nèi),又近禁闈,故稱之為禮闈?!段倪x·任昉<王文憲集序>》:“出入禮闈,朝夕舊館?!?李善 注引《十洲記》:“ 崇禮闈 ,即尚書上省門; 崇禮 東 建禮門 ,即尚書下舍門,然尚書省二門名禮,故曰‘禮闈’也?!?張銑 注:“禮闈,尚書省也?!?唐 王維 《工部楊尚書夫人京兆王氏墓志銘》:“朝含香兮禮闈,夕青瑣兮黃扉?!?/p>
(2).指古代科舉考試之會(huì)試,因其為禮部主辦,故稱禮闈。 唐 杜甫 《哭長孫侍郎》詩:“禮闈曾擢桂,憲府舊乘驄?!?唐 劉禹錫 《宣上人遠(yuǎn)寄賀禮部王侍郎放榜后詩因而續(xù)和》:“禮闈新榜動(dòng) 長安 ,九陌人人走馬看?!?清 袁枚 《隨園隨筆·禮闈》:“ 開元 七年考功員外郎 李昂 為舉人詆呵,帝以員外郎望輕,乃移貢舉於禮部,以侍郎主之,禮部選士自此始。見《新唐書·選舉志》。”
沈佺期名句,酬蘇員外味道夏晚寓直省中見贈(zèng)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