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李處權(quán)《水梔》:
陰泉隱巖壑,長夏發(fā)幽植。
深處但聞香,往往樵蘇得。
幸不雜薪槱,論價(jià)亦何直。
適從支郎舍,遠(yuǎn)致居士室。
婆娑復(fù)偃蹇,其高不盈尺。
鉛華了不御,絢此冰雪質(zhì)。
我有古魚洗,歲久莓苔蝕。
注之清泠水,藉以璀錯石。
靜態(tài)自愔愔,孤芳何的的。
初疑云生礎(chǔ),復(fù)訝月過隙。
膏沐露穰穰,動搖風(fēng)激激。
忽然參鼻觀,似欲破禪寂。
俗物多豐肥,仙姿乃癯瘠。
已輸白玉英,更作黃金實(shí)。
昌陽詎足數(shù),薝蔔誠可匹。
老來無所好,一見心輒溺。
坐臥與之俱,於焉遂成癖。
異時(shí)張紫微,飲客盡一石。
放懷歌舞筵,折贈無所惜。
蟬蛻倏仙去,樓居藐姑射。
三嗅哦公詩,俯仰成今昔。
問花花如嚬,對之長太意。
注釋參考
陰泉
秋冬之水。 唐 韓愈 《奉和杜相公太清宮紀(jì)事陳誠上李相公十六韻》:“陽月時(shí)之首,陰泉?dú)馕囱??!?/p>
巖壑
(1).山巒溪谷。 南朝 宋 謝靈運(yùn) 《酬從弟惠連》詩:“寢瘵謝人事,滅跡入云峯。巖壑寓耳目,歡愛隔音容。” 唐 盧綸 《太白西峰書懷》詩:“山明鳥聲樂,日氣生巖壑?!?明 王守仁 《登泰山》詩:“陽光散巖壑,秋容淡相輝。” 清 黃燮清 《十一月朔大雪》詩:“巖壑白浩浩,千里不可別?!?/p>
(2).借指隱者的住所或隱者。 唐 岑參 《下外江舟中懷終南舊居》詩:“巖壑歸去來,公卿是何物?” 宋 黃庭堅(jiān) 《和答外舅孫莘老》詩:“少監(jiān)巖壑姿,宿昔廊廟具?!?/p>
長夏
(1).指陰歷六月?!端貑枴ち?jié)藏象論》:“春勝長夏?!?王冰 注:“所謂長夏者,六月也?!?/p>
(2).指夏日。因其白晝較長,故稱。 唐 沉佺期 《有所思》詩:“坐看長夏晚,秋月照羅幃。” 金 蔡珪 《寄通州王倅》詩:“長夏少人事,官閑簾戶深?!?清 劉大櫆 《游百門泉記》:“亭外廊四,周廊之內(nèi),老柏十?dāng)?shù)株蔽日,長夏坐其內(nèi)不知有暑也。”
李處權(quán)名句,水梔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