元祐諫紙今最重,此亭返不蒙知音
出自宋代員興宗《游九頂清音亭次宇文子重韻》:
君不見昔賢聲名渺云邊,追慕茫茫千百載。
東山遺墨不塵埃,南海碑辭尚光彩。
是公胸懷冰鏡清,當時玉署厭殘更。
惟馀清夢到古寺,因為亭宇加修名。
亭邊古洞可治易,何必竹溪師六逸。
清音不斷山不磨,人間袞袞成今昔。
徃日中都朋黨興,賢者皆思御李膺。
元祐諫紙今最重,此亭返不蒙知音。
我聞膠西黃樓賓主列,賦就價喧君弟轍。
彼樓雖已陷幽都,名號猶為人記別。
注釋參考
諫紙
(1).書寫諫章的稿紙。 唐 白居易 《論制科人狀》:“臣今職為學士,官是拾遺,日草詔書,月請諫紙?!?宋 黃庭堅 《和答外舅孫莘老》:“尚憐費諫紙,玉唾灑新句。”
(2).借指諫書。 唐 薛能 《昇平詞》之十:“諫紙應(yīng)無用,朝綱自有倫?!?/p>
不蒙
即 夫蒙 。古 西羌 姓。 唐 王維 有《奉和圣制送不蒙都護兼鴻臚卿歸安西應(yīng)制》詩, 趙殿成 注:“ 不蒙 ,蕃將之姓。”
知音
知音 (zhīyīn) 古代伯牙善于彈琴,鐘子期善于聽琴,能從伯牙的琴聲中聽出他寄托的心意 a friend keenly appreciative of one’s talents 子期死, 伯牙絕弦,以無知音者?!读凶印珕枴? 后來用知音稱知己,能賞識的人 知心朋友 intimate friend; bosom friend員興宗名句,游九頂清音亭次宇文子重韻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