碧波深不寄魚箋,翠衾寒猶帶龍涎
出自元代任昱《【越調】寨兒令_湖上錦制屏》:
湖上。
。
錦制屏,鏡涵冰,濃脂淡粉如故情。
酒量長鯨,歌韻雛鶯,醉眼看丹青。
養(yǎng)花天云淡風輕,勝桃源水秀山明。
賦詩題下竺,攜友過西冷。
撐,船向柳邊行。
。
。
書所見。
。
眉黛淺,鬢云偏,羞顏落色誰愛憐?種玉無緣,擲果徒然,回首嘆芳年。
碧波深不寄魚箋,翠衾寒猶帶龍涎。
飛花殘雨后,新月小窗前。
大,斗帳恨孤眠。
。
。
注釋參考
碧波
清澄綠色的水波。 唐 李白 《江夏送林公上人游衡岳序》:“欲將振 五樓 之金策,浮 三湘 之碧波?!?唐 許渾 《夜泊永樂有懷》詩:“蓮渚愁紅蕩碧波, 吳 娃齊唱采蓮歌。” 明 胡其毅 《楊柳枝詞和劉賓客韻》:“望去碧波魂欲斷,紅裝馱馬過橋時?!?清 查慎行 《西湖棹歌詞》之八:“也道城中粧束好,碧波迴眼看梳頭?!?碧野 《擎電放光的人們》:“闊水茫茫,金光燦爛的 天柱峰 就像沐浴在碧波萬頃的人造海中?!?/p>
魚箋
亦作“ 魚牋 ”。1.魚子箋的簡稱。 唐 王勃 《七夕賦》:“握犀管,展魚箋?!?五代 和凝 《何滿子》詞:“寫得魚牋無限,其如花鎖春暉?!?宋 晏幾道 《燕歸梁》詞:“衷腸事,魚牋字,情緒年年相似?!薄都魺翕旁挕みB理樹記》:“鴛枕且酬交頸愿,魚箋莫賦斷腸詞?!眳⒁姟?魚子牋 ”。
(2).代稱書信。 元 任昱 《寨兒令·書所見》曲:“碧波深不寄魚箋,翠衾寒猶帶龍涎?!?明 屠隆 《綵毫記·湘娥思憶》:“水緑 湘江 渺,縱有魚箋難寄?!?/p>
翠衾
即翠被。 唐 李商隱 《藥轉》詩:“憶事懷人兼得句,翠衾歸臥繡簾中?!?明 劉基 《玲瓏四犯·臺州作》詞:“翠衾知夜永,清夢冷孤館?!眳⒁姟?翠被 ”。
龍涎
龍涎 (lóng xián)一種香料。凝結如蠟,得自鯨魚內臟。
幼學瓊林.卷三.器用類:「龍涎雞舌,悉是香名。」任昱名句,【越調】寨兒令_湖上錦制屏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