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心生一念,天地悉皆知,善惡若無報(bào),乾坤必有私。
出自明代 吳承恩《西游記·第八十七回》:
摘自《西游記·第八十七回》
解釋:人心生一個(gè)念頭不管是善是惡,天地鬼神都知道,因此,警策自己不要隨便動(dòng)惡的念頭。善惡是有報(bào)應(yīng)的,如果沒有報(bào)應(yīng),那么天地(乾坤)也就有私心了,但我們知道天地是無私的,所以善惡報(bào)應(yīng)也一定是真實(shí)的。
原文摘要:
電掣紫金蛇,雷轟群蟄哄。熒煌飛火光,霹靂崩山洞。列缺滿天明,震驚連地縱。紅銷一閃發(fā)萌芽,萬里江山都撼動(dòng)。那鳳仙郡,城里城外,大小官員,軍民人等,整三年不曾聽見雷電,今日見有雷聲霍閃,一齊跪下,頭頂著香爐,有的手拈著柳枝,都念:“南無阿彌陀佛!南無阿彌陀佛!”這一聲善念,果然驚動(dòng)上天,正是那古詩云:“人心生一念,天地悉皆知,善惡若無報(bào),乾坤必有私。”且不說孫大圣指揮雷將,掣電轟雷于鳳仙郡,人人歸善。卻說那上界直符使者,將僧道兩家的文牒,送至通明殿,四天師傳奏靈霄殿。玉帝見了道:“那廝們既有善念,看三事如何?!闭f處,忽有披香殿看管的將官報(bào)道:“所立米、面山俱倒了,霎時(shí)間米面皆無,鎖梃亦斷?!弊辔串?,又有當(dāng)駕天官引鳳仙郡土地、城隍、社令等神齊來
注釋參考
人心
人心 (rénxīn) 指人的感情、愿望等 the will of the people 全國久蟄之人心,乃大興奮?!獙O文《黃花岡七十二烈士事略序》 這是人心所向,大勢所趨 良心 conscience生一
即 太一 。神名。 唐 顏真卿 《刻清遠(yuǎn)道士詩因而繼作》詩:“登壇仰 生一 ,捨宅嘆珣珉?!眳⒁姟?太一 ”。
天地
天地 (tiāndì) 天和地。指自然界和社會(huì) heaven and earth;universe;world 天地山川。——宋· 王安石《游褒禪山記》 天地之聞。——清· 黃宗羲《原君》 天地之大 震動(dòng)天地?!鳌?張溥《五人墓碑記》 比喻人們活動(dòng)的范圍 scope of operation;field of activity 指天地之間,自然界 nature;be tween Heaven and earth 天地之精也?!秴问洗呵铩ど餍姓摗?天地百法乎?!濉?洪亮吉《治平篇》又 天地調(diào)劑之法也。 天地不能生人。 天地之所以養(yǎng)人也。悉皆
全都?!栋儆鹘?jīng)·三梨打破頭喻》:“時(shí)有一人,以棃打頭,乃至二三,悉皆傷破。”《敦煌曲子詞·劍器詞之二》:“譬如鶻打雁,左右悉皆穿。”《水滸傳》第一回:“應(yīng)有民間稅賦,悉皆赦免。”
善惡
好壞;褒貶。《楚辭·離騷》:“世幽昧以眩曜兮,孰云察余之善惡?!?三國 魏 李康 《運(yùn)命論》:“善惡書於史冊,毀譽(yù)流於千載?!?唐 韓愈 《答劉秀才論史書》:“后之作者,在據(jù)事跡實(shí)録,則善惡自見。” 朱熹 注:“褒貶。” 宋 曾鞏 《史館申請》之三:“善惡可勸戒,是非后世當(dāng)考者,書之,其細(xì)故常行,更不備書?!?明 王守仁 《傳習(xí)錄》卷上:“五經(jīng)亦只是史,史以明善惡,示訓(xùn)戒?!?/p>
乾坤
乾坤 (qiánkūn) 天地 heaven and earth 扭轉(zhuǎn)乾坤 男女 male and female有私
(1).有私心?!逗鬂h書·第五倫傳》:“或問 倫 曰:‘公有私乎?’對(duì)曰:‘……吾兄子常病,一夜十往,退而安寢;吾子有疾,雖不省視而竟夕不眠。若是者,豈可謂無私乎?’”
(2).謂男女私通。 清 程麟 《此中人語·果報(bào)》:“某甲者,作小本經(jīng)紀(jì)。妻某氏,徐娘半老,豐韻猶存,與某少年有私?!?/p>
吳承恩名句,西游記·第八十七回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