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劉黻《又寄徐徑畈吏部》:
愧不柯山與執(zhí)經(jīng)。
曾將尺紙話飄萍。
六年憶別心如醉,一日相逢眼倍醒。
結(jié)友苦無鷗共志,癖書瘦得鶴同形。
自憐所性惟方拙,水潔山高即座銘。
注釋參考
自憐
亦作“ 自憐 ”。自傷;自我憐惜。 漢 王褒 《九懷·通路》:“陰憂兮感余,惆悵兮自憐?!?晉 束晳 《貧家賦》:“行乞貸而無處,退顧影以自憐?!?北齊 顏之推 《神仙》詩:“鏡中不相識,捫心徒自憐?!?唐 岑參 《初授官題高冠草堂》詩:“自憐無舊業(yè),不敢恥微官?!?宋 歐陽修 《三日赴宴口占》:“共喜流觴修故事,自憐霜鬢惜年華?!?魯迅 《南腔北調(diào)集·學(xué)生和玉佛》:“驚擾詎云妄?奔逃只自憐?!?/p>
見“ 自憐 ”。
方拙
(1).剛直而不知變通。 唐 孟郊 《灞上輕薄行》:“自嘆方拙身,忽隨輕薄倫?!?后蜀 何光遠(yuǎn) 《鑒誡錄·語忌誡》:“ 仁遇 行伍出身,語多方拙?!?/p>
(2).指方正樸拙,聰明不外露。 宋 陳傅良 《送德遠(yuǎn)弟赴省》詩:“方拙有家學(xué),豐腴與眾同?!?元 辛文房 《唐才子傳·姚合》:“所謂方拙之奧,至巧存焉。”
劉黻名句,又寄徐徑畈吏部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