豈為魚龍留沼澤,并收天地入荒寒
出自近現(xiàn)代馬一浮《亂后經(jīng)秋雪庵看蘆花》:
迷空結(jié)色兩無端,帶壑襟丘得暫看。
豈為魚龍留沼澤,并收天地入荒寒。
云連昏旦知風怒,鳥近榆枋避弋難。
樓外百城煙水闊,何人一葉老漁竿!
注釋參考
為魚
《左傳·昭公元年》:“微 禹 ,吾其魚乎?!毖匀魺o 大禹 治水,人們將淹沒為魚。后因用“為魚”喻遭受災殃。 唐 杜甫 《草堂》詩:“一國實三公,萬人欲為魚?!薄缎绿茣ぱθ寿F傳》:“帝思其功,乃召見曰:‘疇歲 萬年宮 ,微卿,我且為魚。’”
沼澤
沼澤 (zhǎozé) 低洼積水、雜草叢生的大片泥淖區(qū) marsh地入
土地的收入。指農(nóng)產(chǎn)品?!缎绿茣じ哌m傳》:“地入有訖,而科斂無涯?!?/p>
荒寒
荒寒 (huānghán) 既荒涼又寒冷 desolate and cold 人馬困于荒寒,死者甚眾馬一浮名句,亂后經(jīng)秋雪庵看蘆花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