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黃庭堅《寄題欽之草堂》:
河南有伏流,經(jīng)營太行根。
盛德不終晦,發(fā)為清濟源。
公家濟源上,太行正當(dāng)門。
修竹帶藩籬,百禽鳴朝暾。
仰視浮云作,俯窺流水奔。
相望有盤谷,李愿故居存。
主人國之老,實惟商巖孫。
斑行昔供奉,屢進逆耳言。
天子色為動,群公聲亦吞。
肅肅冰霜際,不改白玉溫。
出處士所重,其微難具論。
公勿懷草堂,朝庭待公尊。
注釋參考
供奉
供奉 (gòngfèng) 祭祀神佛、祖先 offer sacrifice to;make offerings to 唐代有高深修養(yǎng)的文人及藝術(shù)家,皆被皇帝羅致左右,以某種技藝侍奉帝王 actors and actresses gave commend performances in an imperial palace 樂工羅程者,善彈琵琶,為第一,…… 宣宗初亦召供奉。—— 宋· 王讜《唐語林·雅量》逆耳
逆耳 (nì ěr) 聽起來使人不悅和不能接受 be unpleasant to the ear;grate on the ear 我們要學(xué)會聽逆耳之言黃庭堅名句,寄題欽之草堂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