逸人塵外趣,醫(yī)鳳驂鸞,夢(mèng)上瀛洲歷蓬島
出自元代梁寅《洞仙歌 舍后山中見群鹿》:
孤峰碧峭,長云中瑤草。
群鹿**怪希有。
想嵩陽少室,曾伴松喬,知踏遍、白石蒼苔多少。
逸人塵外趣,醫(yī)鳳驂鸞,夢(mèng)上瀛洲歷蓬島。
驀見此山中、便對(duì)煙霞,喜共約、長為儕友。
為借問、仙翁在何方,愿同往從之,遍窺巖岫。
注釋參考
逸人
猶逸民。《后漢書·趙岐傳》:“ 漢 有逸人,姓 趙 名 嘉 。有志無時(shí),命也奈何!” 唐 高瑾 《三月三日宴王明府山亭》詩:“逸人談發(fā),仙御舟來?!?清 錢大昕 《廿二史考異·后漢書二·法雄傳》:“ 子真 ,在《逸人傳》。逸人即逸民。 章懷 ( 李賢 )避諱,改為人字,后來追改,不及徧檢,它傳故或改或否耳?!?/p>
塵外
猶言世外。 漢 張衡 《思玄賦》:“游塵外而瞥天兮,據(jù)冥翳而哀鳴?!?唐 孟浩然 《武陵泛舟》詩:“坐聽閒猿嘯,彌清塵外心?!?清 曹寅 《花笑軒步月留別蒲庵》詩:“鐘聲塵外夢(mèng),花笑靜中情?!?/p>
驂鸞
謂仙人駕馭鸞鳥云游?!段倪x·江淹<別賦>》:“駕鶴上漢,驂鸞騰天?!?呂向 注:“御鸞鶴而升天漢?!?唐 薛逢 《漢武宮詞》:“絳節(jié)幾時(shí)還入夢(mèng),碧桃何處更驂鸞?!?明 何景明 《三山春宴圖歌》:“仙人驂鸞倏來往,煙鬟霧珮流云霰?!?清 舒位 《黔俗以試院丹筆寫魁星相餉遺為是詩》:“想見白袍吟立鶴,仗伊綵筆去驂鸞。”
瀛洲
亦作“ 瀛州 ”。1.傳說中的仙山。《列子·湯問》:“ 渤海 之東,不知幾億萬里……其中有五山焉,一曰 岱輿 ,二曰 員嶠 ,三曰 方壺 ,四曰 瀛洲 ,五曰 蓬萊 ……所居之人,皆仙圣之種?!薄妒酚洝で厥蓟时炯o(jì)》:“ 齊 人 徐市 等上書,言海中有三神山,名 蓬萊 、 方丈 、 瀛洲 ,僊人居之?!?唐 李白 《夢(mèng)游天姥吟留別》:“??驼?瀛洲 ,煙濤微茫信難求?!?明 無名氏 《鳴鳳記·鄒林游學(xué)》:“ 瀛洲 同泛濟(jì)川船,伊吾共仗屠龍劍?!?/p>
(2).借指 日本 。 章炳麟 《獄中贈(zèng)鄒容》詩:“ 鄒容 吾小弟,被髮下 瀛洲 ?!?魯迅 《集外集·<題三義塔>詩》:“偶值大心離火宅,終遺高塔念 瀛洲 ?!?/p>
(3). 唐太宗 為網(wǎng)羅人才,設(shè)置文學(xué)館,任命 杜如晦 、 房玄齡 等十八名文官為學(xué)士,輪流宿于館中,暇日,訪以政事,討論典籍。又命 閻立本 畫像, 褚亮 作贊,題名字爵里,號(hào)“十八學(xué)士”。時(shí)人慕之,謂“登瀛洲”。事見《新唐書·褚亮傳》。后來的詩文中常用“登瀛洲”、“瀛洲”比喻士人獲得殊榮,如入仙境。 宋 王禹偁 《病起歸思》詩之二:“四十為郎非不偶,況曾提筆直 瀛州 ?!?明 沉鯨 《雙珠記·廷對(duì)及第》:“朝登 瀛洲 ,暮賜蓮炬?!?清 陳夢(mèng)雷 《楊椒山先生祠》詩:“釁開馬市英魂恨,廟煥 瀛洲 俎豆香。”參見“ 登瀛洲 ”。
蓬島
即 蓬萊山 。 唐 李白 《古風(fēng)》之四八:“但求 蓬島 藥,豈思農(nóng)鳸春?” 清 唐孫華 《同年沉昭嗣明府談杭州西溪之勝》詩:“ 桃源 與 蓬島 ,仙界疑未遙?!眳⒁姟?蓬萊 ”。
梁寅名句,洞仙歌 舍后山中見群鹿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故園又負(fù)黃昏約,但覺秋風(fēng)發(fā)上生
- 鳴盜非足征,愿言同下客作者:儲(chǔ)光羲作品:秦中初霽獻(xiàn)給事二首
- 最是短籬遙認(rèn)處,渾如臘雪未全消作者:楊公遠(yuǎn)作品:旅寓岑寂中園丁送花四品因賦五絕
- 寶炬密香,玉卮波滟。作者:張?jiān)?/a>作品:感皇恩
- 野猿疑弄客,山鳥似呼人
- 春風(fēng)甘雨偏八埏,內(nèi)外建官相綜絟
- 聊當(dāng)出毫末,化服狡與頑
- 發(fā)策談兵知醖藉,操刀制錦見施為
- 逢迎車馬客,邀結(jié)風(fēng)塵友作者:戴叔倫作品:同兗州張秀才過王侍御參謀宅賦十韻(柳字)
- 千葉芙蕖白玉膚,一樽沆瀣碧琳腴。作者:陸游作品:暑中久不把酒盆池千葉白蓮忽開一枝欣然小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