為文性不高,三年住西京
出自唐代姚合《寄陜府內(nèi)兄郭冏端公》:
蹇鈍無大計(jì),酷嗜進(jìn)士名。
為文性不高,三年住西京。
相府執(zhí)文柄,念其心專精。
薄藝不退辱,特列為門生。
事出自非意,喜常少于驚。
春榜四散飛,數(shù)日遍八纮。
眼始見花發(fā),耳得聞鳥鳴。
免同去年春,兀兀聾與盲。
家寄河朔間,道路出陜城。
暌違逾十年,一會(huì)豁素誠。
同游山水窮,狂飲飛大觥。
起坐不相離,有若親弟兄。
中外無親疏,所算在其情。
久客貴優(yōu)饒,一醉舊疾平。
家遠(yuǎn)歸思切,風(fēng)雨甚亦行。
到茲戀仁賢,淹滯一月程。
新詩忽見示,氣逸言縱橫。
纏{1-1}綿意千里,騷雅文發(fā)明。
永晝吟不休,咽喉干無聲。
羈貧重金玉,今日金玉輕。
注釋參考
為文
為文 (wéiwén) 成文,成字 write;compose 為文猶可識(shí)?!巍?王安石《游褒禪山記》西京
古都名。(1) 西漢 都 長(zhǎng)安 , 東漢 改都 洛陽 ,因稱 洛陽 為 東京 , 長(zhǎng)安 為 西京 。(2) 隋煬帝 建 洛陽 為 東京 ,因稱 長(zhǎng)安 為 西京 。(3) 唐 顯慶 二年,以 洛陽 為 東都 ,因稱 長(zhǎng)安 為 西都 ,一稱 西京 , 天寶 元年,定稱 西京 , 至德 二載,改稱 中京 。(4) 唐 至德 二載收復(fù)兩京,還都 長(zhǎng)安 ,因 鳳翔 是兩京未復(fù)時(shí) 肅宗 之駐地,改 鳳翔郡 為 鳳翔府 ,建號(hào) 西京 , 上元 元年,廢京號(hào)。(5) 南詔王 尋閣勸 時(shí),以 太和 (指 羊苴咩城 )為 西京 ,至 世隆 稱帝,改稱 中都 。(6) 五代 后唐 同光 元年四月 李存勖 即帝位于 魏州 ,以 魏州 為 東京 興唐府 ,以即位前的 晉王 舊都 太原府 為 西京 ,十一月復(fù) 唐 舊制改 西京 為 北京 。(7) 五代 后唐 同光 元年十一月復(fù) 唐 舊制以 京兆府 為 西京 ,至 晉 天福 三年罷京。(8) 五代 后晉 天福 三年自東都 河南府 遷都 汴州 ,以 汴州 為 東京 開封府 ,改東都 河南府 為 西京 , 漢 周 及 北宋 沿襲不改。(9) 遼 重熙 十三年,升 云州 為 大同府 ,建號(hào) 西京 ,沿至 金 代不改。(10) 明 李自成 改 西安 曰 長(zhǎng)安 ,稱 西京 。(11) 明 張獻(xiàn)忠 以 蜀 王府為宮, 成都 曰 西京 。
姚合名句,寄陜府內(nèi)兄郭冏端公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