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丁謂《山居》:
峒口清香徹海濱,四時芬馥四時春。
山多綠桂憐同氣,谷有幽蘭讓后塵。
草解忘憂憂底事,花能含笑笑何人。
爭如彼美欽天壙,長薦芳香奉百神。
注釋參考
憂憂
憂愁貌。《楚辭·九章·抽思》:“數(shù)惟蓀之多怒兮,傷余心之懮懮?!?王逸 注:“懮,痛貌也。” 洪興祖 補注:“懮,音憂?!?/p>
底事
(1).何事。 唐 劉肅 《大唐新語·酷忍》:“天子富有四海,立皇后有何不可,關汝諸人底事,而生異議!” 宋 張元干 《賀新郎·送胡邦衡侍制赴新州》詞:“底事 崑崙 傾 砥柱 ,九地黃流亂注?” 清 趙翼 《陔馀叢考·底》:“ 江 南俗語,問何物曰底物,何事曰底事。 唐 以來已入詩詞中?!?陳毅 《為蘇南磨擦答某君書》詩:“投降緣底事?敵偽已圖窮?!?/p>
(2).此事。 宋 林希逸 《題達摩渡蘆圖》詩:“若將底事比渠儂,老胡暗中定羞殺?!?清 李漁 《蜃中樓·怒遣》:“歸向慈親告,底事羞還怕。”
笑笑
花盛開貌。 唐 包融 《賦得岸花臨水發(fā)》:“笑笑傍溪花,叢叢逐岸斜?!?/p>
丁謂名句,山居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以詩句詠梅微月黃昏句里香——— 方蒙仲〔宋代〕
- 送高侍御使回因寄楊八——— 白居易〔唐代〕
- 江行無題一百首·其十二——— 錢珝〔唐代〕
- 雜劇·龍濟山野猿聽經——— 佚名〔元代〕
- 夜與仲嚴叔倚季成三弟同坐聞笛各賦一絕——— 潘良貴〔宋代〕
- 和徐季功舒蘄道中二十首——— 王之道〔宋代〕
- 又和陳天予——— 吳芾〔宋代〕
- 摸魚兒(春光)——— 佚名〔宋代〕
- 乾坤吟——— 邵雍〔宋代〕
- 自樂——— 趙湘〔唐代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