紀(jì)功誰秉筆,冊贈帝臨軒
出自宋代王禹偁《太師中書令魏國公冊贈尚書令追封真定王趙挽》:
國喪三臺首,家藏五廟尊。
紀(jì)功誰秉筆,冊贈帝臨軒。
盛德留千古,貞魂閉九原。
皇情彌軫悼,天柱折昆侖。
注釋參考
紀(jì)功
記述功勛。 宋 范仲淹 《<賦林衡鑒>序》:“書圣賢之勛者,謂之紀(jì)功?!?宋 周密 《齊東野語·誅韓本末》:“明年,閤門舍人 周登 出使,過 趙州 ,觀所謂石橋者,已具述其事,紀(jì)功勒銘,大書深刻於橋柱矣?!?/p>
秉筆
秉筆 (bǐngbǐ) 執(zhí)筆 do the actual writing冊贈
以冊書對死者追加封賜。 漢 荀悅 《漢紀(jì)·成帝紀(jì)三》:“ 霸 薨,上素服臨弔者再,賜東園秘器錢帛,冊贈以列侯禮葬,謚曰列君?!?唐 元稹 《故中書令贈太尉沂國公墓志銘》:“公薨於師……天子震悼,罷五日朝,冊贈太尉?!?/p>
臨軒
(1).皇帝不坐正殿而御前殿。殿前堂陛之間近檐處兩邊有檻楯,如車之軒,故稱。《后漢書·黨錮傳·李膺》:“ 讓 訴寃於帝,詔 膺 入殿,御親臨軒,詰以不先請便加誅辟之意?!?唐 王維 《少年行》之四:“天子臨軒賜侯印,將軍佩出 明光宮 ?!薄肚迨犯濉ざY志九》:“ 乾隆 十四年,定命將儀三:一曰授敕印,經(jīng)略大將軍出師,皇帝臨軒頒給?!?/p>
(2).在窗前。軒,窗檻。 唐 元稹 《鶯鶯傳》:“ 張生 臨軒獨(dú)寢,忽有人覺之?!?前蜀 杜光庭 《虬髯客傳》:“公既去,而執(zhí)拂者臨軒指吏曰:‘問去者處士第幾?住何處?’”
王禹偁名句,太師中書令魏國公冊贈尚書令追封真定王趙挽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