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楊備《天平山》:
久厭城居適野情,搘筇躡屐傍山行。
人間多少險巇路,縱是天平還不平。
注釋參考
適野
猶言前往野外。語出《左傳·襄公三十一年》:“ 子產(chǎn) 之從政也,擇能而使之……與 裨諶 乘以適野,使謀可否?!?宋 邢居實(shí) 《秋風(fēng)三迭》詩之三:“登高望遠(yuǎn)不自聊,駕言適野兮誰與游遨?” 清 謝重輝 《適野》詩:“適野聽鳴禽,輕裝冒朝旭?!?/p>
躡屐
拖著木屐;穿著木屐?!栋儆鹘?jīng)·毗舍闍鬼喻》:“此人即抱篋捉杖躡屐而飛。” 唐 范攄 《云溪友議》卷五:“ 端端 得此詩,憂心如病,使院飲回,遙見女子躡屐而行,於道傍再拜,戰(zhàn)惕曰:‘ 端端 祗候 三郎 六郎 ,伏望哀之?!?清 唐孫華 《壽周礫圃七十》詩:“山間躡屐卻籃輿,花下銜盃傾酒甕?!?/p>
山行
在山中行走。 南朝 宋 謝靈運(yùn) 《初去郡》詩:“登嶺始山行,野曠沙岸浄。” 元 劉迎 《車轣轆》詩:“馬虺隤,牛觳觫,山行縈紆車轣轆?!?/p>
楊備名句,天平山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