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釋延壽《山居詩》:
達(dá)來何處更追尋,放曠誰論古與今。
風(fēng)帶泉聲流谷口,云和山影落潭心。
資身自有衣中寶,濟(jì)世誰藏室內(nèi)金。
策杖偶來林下坐,鳥聲相和唱圓音。
注釋參考
策杖
拄杖。也稱杖策。 三國 魏 曹植 《苦思行》:“策杖從我游,教我要忘言?!?唐 杜甫 《戲題寄上漢中王》詩之二:“策杖時(shí)能出,王門異昔游。” 仇兆鰲 注:“ 慈水 姜氏 曰:杖策者,策杖而行……則古人於杖,雖少年皆用之矣。” 唐 白居易 《殘春晚起伴客笑談》詩:“策杖強(qiáng)行過里巷,引盃閑酌伴親賓。” 宋 邵伯溫 《聞見前錄》卷十一:“公( 司馬光 )不喜肩輿,山中亦乘馬,路險(xiǎn),策杖以行?!薄冻蹩膛陌阁@奇》卷二八:“﹝ 馮京 ﹞思欲靜坐養(yǎng)神,乃策杖徐步入后園中。” 清 顧炎武 《與胡處士庭訪北齊碑》詩:“策杖向郊坰,幽人在巖戶?!?/p>
下坐
末座;末席?!妒酚洝っ蠂L君列傳》:“客之居下坐者有能為鷄鳴,而鷄齊鳴?!?北齊 顏之推 《顏氏家訓(xùn)·雜藝》:“今世曲解,雖變于古,猶足以暢神情也。唯不可令有稱譽(yù),見役勛貴,處之下坐,以取殘盃冷炙之辱?!?清 袁枚 《隨園隨筆·門卒》:“ 庾 自坐出身卑,每下坐,嗣后學(xué)中人以下坐為尊。”
相和
相和 (xiānghè) 互相應(yīng)和 in proper proportion;in step with each other 當(dāng)哭相和也?!濉?林覺民《與妻書》圓音
佛教語。謂佛說法之音。圓,指佛法的完滿周密?!度A嚴(yán)經(jīng)·離世間品一》:“圓音陀羅尼,解了不思議?!?章炳麟 《頻伽精舍??即蟛亟?jīng)>序》:“大懼zheng{1-1}法之衰,不在謗佛,而在昌言宗教,轉(zhuǎn)相隱蔽,障惑愈深,則圓音或幾乎息矣。”
釋延壽名句,山居詩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