地平秦接席,土斷洛開門
出自宋代張耒《歲暮獨酌書事奉懷晁永寧》:
天涯催晚歲,殘律去如奔。
入夜北風(fēng)惡,多陰寒日昏。
野吹余燒燼,溪落舊沙痕。
霜重饑鷹疾,田空宿雁喧。
山明千筍直,云積萬營屯。
足雨耕犁早,豐年柿栗繁。
地平秦接席,土斷洛開門。
白首三年客,黃桑數(shù)畝村。
懶梳悲發(fā)短,不寐守爐溫。
折骨披殘枾,蒼龍臥老根。
晚篁猶竚思,幽蕊助消魂。
慷慨雙龍劍,飄零一酒樽。
琳瑯?biāo)夹闵?,環(huán)佩想清言。
獨語看明燭,空庭月出軒。
注釋參考
地平
(1).謂水土得到治理。參見“ 地平天成 ”。
(2).地面平坦。 唐 杜甫 《奉和嚴(yán)中丞西城晚眺十韻》:“地平江動 蜀 ,天闊樹浮 秦 ?!?唐 劉禹錫 《八月十五日夜桃源玩月》詩:“羣動翛然一顧中,天高地平千萬里?!?/p>
(3).地平面;地平線。 清 惲敬 《雜說》:“蓋地之體九萬里,地平之上, 中國 所見日出,東西不及五萬里?!?清 紀(jì)昀 《閱微草堂筆記·姑妄聽之三》:“地?zé)o正平,目所見處皆為平,至廣漠之野,四望天地相接處,其圓中規(guī),中高而四隤之證也,是為地平。圓規(guī)之外,目不見者則地平下矣?!?黃瀾 《送李生孟夐留學(xué)美利堅》詩:“星精倚馬憂天墜,日馭揮戈上地平?!?/p>
接席
坐席相接。多形容親近。 三國 魏 曹丕 《與吳質(zhì)書》:“行則連輿,止則接席。”《舊唐書·哀帝紀(jì)》:“雖藍(lán)衫魚簡,當(dāng)一見而便許升堂;縱拖紫腰金,若非類而無令接席。” 明 胡應(yīng)麟 《<詩藪>序》:“乘舟接席,相與揚搉古今,覈本支,程殿最?!?清 納蘭性德 《擬古》詩之十六:“ 安石 負(fù)盛名,乃在衡門初。名僧既接席,妙伎亦同車。”
土斷
東晉 、 南朝 廢除僑置郡縣,使僑寓戶口編入所在郡縣的辦法。 西晉 時由于戰(zhàn)亂,中原地區(qū)豪族多遷居 江 南,仍稱原來郡籍,形成諸僑郡縣。至 東晉 哀帝 時, 桓溫 推行土斷法,裁併僑置郡縣,整頓戶籍,史稱“庚戌土斷”。后 南朝 各代又多次推行土斷,作為加強王朝統(tǒng)治,與豪門爭奪勞動力,擴大賦役和兵源的一種手段。《晉書·成帝紀(jì)》:“﹝ 咸康 七年﹞夏四月丁卯,葬 恭皇后 于 興平陵 。實編戶,王公已下皆正土斷白籍。”《宋書·武帝紀(jì)中》:“及至大司馬 桓溫 ,以民無定本,傷治為深,庚戌土斷,以一其業(yè)。于時財阜國豐,實由于此?!薄杜f唐書·楊炎傳》:“人不土斷而地著,賦不加歛而增入,版籍不造而得其虛實,貪吏不誡而姦無所取。自是輕重之權(quán),始?xì)w於朝廷。”《資治通鑒·晉哀帝興寧二年》:“三月,庚戌朔,大閲戶口,令所在土斷,嚴(yán)其法制,謂之庚戌制?!?胡三省 注:“令西北士民僑寓東南者,所在以土著為斷也?!?范文瀾 蔡美彪 等《中國通史》第二編第五章第二節(jié):“所謂土斷,就是主張把僑郡縣士民作為土著,民眾向朝廷納租稅,服徭役,不再讓士族獨占這些利益?!?/p>
開門
開門 (kāimén) 打開門 open the door 有人敲門,快開門去 開始營業(yè) open 理發(fā)店9點開門 開門 (kāimén) 敞開大門地;公開地 open-door 開門整黨 開門整風(fēng)張耒名句,歲暮獨酌書事奉懷晁永寧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6企鵝爆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