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朝棄筆硯,十年操矛戟
出自唐代崔湜《塞垣行(一作崔融詩)》:
疾風(fēng)卷溟海,萬里揚(yáng)砂礫。
仰望不見天,昏昏竟朝夕。
是時(shí)軍兩進(jìn),東拒復(fù)西敵。
蔽山張旗鼓,間道潛鋒鏑。
精騎突曉圍,奇兵襲暗壁。
十月邊塞寒,四山?jīng)Z陰積。
雨雪雁南飛,風(fēng)塵景西迫。
昔我事討論,未嘗怠經(jīng)籍。
一朝棄筆硯,十年操矛戟。
豈要黃河誓,須勒燕然石。
可嗟牧羊臣,海上久為客。
注釋參考
一朝
一朝 (yīzhāo) 一旦 once;in one day 一朝而天。——《國語·晉語》筆硯
亦作“ 筆研 ”。1.筆和硯。泛指文具。《三國志·魏志·后妃傳》“ 文昭甄皇后 ” 裴松之 注引 晉 王沉 《魏書》:“年九歲,喜書,視字輒識,數(shù)用諸兄筆硯?!薄妒勒f新語·方正》“ 夏侯玄 ” 劉孝標(biāo) 注引 晉 孫盛 《魏氏春秋》:“ 正始 中,護(hù)軍 曹爽 誅,徵為太常,內(nèi)知不免,不交人事,不畜筆研?!?宋 孟元老 《東京夢華錄·育子》:“至來歲生日,謂之‘周晬’,羅列盤琖於地,盛菓木、飲食、官誥、筆研、筭秤等,經(jīng)卷鍼綫,應(yīng)用之物。觀其所先拈者,以為徵兆?!?清 昭槤 《嘯亭雜錄·王太倉上書事》:“時(shí)舉朝失色,無敢與筆硯者?!?/p>
(2).指文墨書寫之事。 北齊 顏之推 《顏氏家訓(xùn)·雜藝》:“猶以書工,崎嶇碑碣之間,辛苦筆硯之役?!?唐 李復(fù)言 《續(xù)玄怪錄·李岳州》:“苦心筆硯二十餘年,偕計(jì)而試者,亦僅十年,心破魂斷,以望斯舉,今復(fù)無名,豈不終無成乎?” 宋 劉攽 《遣悶》詩之一:“若能全療詩書癖,用底聊均筆硯勞?!?/p>
十年
形容時(shí)間長久?!蹲髠鳌べ夜哪辍罚骸耙晦挂皇~,十年尚猶有臭?!?楊伯峻 注:“十年,言其久也?!?唐 賈島 《劍客》詩:“十年磨一劍,霜刃未曾試?!?/p>
矛戟
矛和戟。亦用以泛稱兵器。《詩·秦風(fēng)·無衣》:“王于興師,修我矛戟,與子偕作?!薄盾髯印s辱》:“傷人之(一作以)言,深於矛戟。” 唐 元稹 《酬樂天東南行》詩:“判身入矛戟,輕敵比錙銖?!?/p>
崔湜名句,塞垣行(一作崔融詩)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