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唐朝齊己《酬答退上人》
須鬢三分白二分,一生蹤跡出人群。嵩丘夢(mèng)憶諸峰雪,
衡岳禪依五寺云。青衲幾臨高瀑濯,苦吟曾許斷猿聞。
荒村殘臘相逢夜,月滿鴻多楚水濆。
注釋參考
須鬢
胡須和鬢發(fā)?!稌x書·王獻(xiàn)之傳》:“ 魏 時(shí) 陵云殿 榜未題,而匠者誤釘之,不可下,乃使 韋仲將 懸橙書之。比訖,鬚鬢盡白,裁餘氣息。” 宋 孔平仲 《送謝仲規(guī)致仕》詩:“公年五十餘,鬚鬢黑如漆?!?清 厲鶚 《過嘉興》詩:“只除鬚鬢改,何處不依然。”
分白
分明?!俄n非子·制分》:“務(wù)不與事相得,則法安得無失?而刑安得無煩?是以賞罰擾亂,邦道差誤,刑賞之不分白也。”
二分
(1).春分和秋分。《左傳·昭公二十一年》:“二至、二分,日有食之,不為災(zāi)?!?杜預(yù) 注:“二至,冬至、夏至;二分,春分、秋分。”《文選·左思<魏都賦>》:“闡鉤繩之筌緒,承二分之正要?!?李善 注:“二分,春、秋之中者也。”《元史·世祖紀(jì)三》:“敕二分、二至及圣誕節(jié)日,祭星于司天臺(tái)?!?/p>
(2).分而為二。 晉 郭璞 《江賦》:“源二分於 崌 崍 ,流九派乎 潯陽 ?!?/p>
(3).猶言兩份。 唐 徐凝 《憶揚(yáng)州》詩:“天下三分明月夜,二分無賴是 揚(yáng)州 。” 宋 蘇軾 《水龍吟·楊花詞》:“春色三分,二分塵土,一分流水。”
(4).十分之二,二成。 宋 蘇軾 《擬進(jìn)士對(duì)御試策》:“今青苗有二分之息,而不謂之放債取利,可乎?”《元史·成宗紀(jì)四》:“ 江 南佃戶私租太重,以十分為率減二分,永為定例。”
一生
[from the cradle to the grave;all one's life] 整個(gè)生命期間
詳細(xì)解釋一輩子。 晉 葛洪 《抱樸子·道意》:“余親見所識(shí)者數(shù)人,了不奉神明,一生不祈祭,身享遐年,名位巍巍,子孫蕃昌且富貴也?!薄稌x書·阮孚傳》:“ 孚 性好屐……或有詣 阮 ,正見自蠟屐,因自嘆曰:‘未知一生當(dāng)著幾量屐!’” 明 劉基 《漁父詞》之二:“紅米飯,紫蓴羹,自是無愁過一生。”《兒女英雄傳》第一回:“一生耿直,赤膽忠心。” 老舍 《正紅旗下》二:“他們的一生象作著個(gè)細(xì)巧的,明白而又有點(diǎn)胡涂的夢(mèng)?!?/p>
蹤跡
蹤跡 (zōngjì) 行動(dòng)所留下可覺察的形跡 trace;track;footprint;vestige 不留蹤跡 詭蹤跡?!巍?文天祥《后序》出人
(1).超出眾人?!渡叹龝ぎ嫴摺罚骸胺踩酥鞯滦蟹浅鋈艘?,知非出人也,勇力非過人也。” 南朝 宋 劉義慶 《世說新語·賞譽(yù)》:“諺曰:‘ 揚(yáng)州 獨(dú)步 王文度 ,后來出人 郄嘉賓 ?!?宋 司馬光 《縉云縣尉張君墓志銘》:“君性嗜學(xué),年十五,志節(jié)已皦皦出人?!?明 楊慎 《丹鉛總錄·史籍·出人不遠(yuǎn)》:“飽食終日而不學(xué),豈能過人乎?出人,如古言:加人一等;后世言:出人一頭地。”
(2).到刑場(chǎng)sha{1-1}人。《水滸傳》第四十回:“我們沖州撞府,那里不曾去,到處看出人。便是京師天子sha{1-1}人也放人看?!薄稉P(yáng)州評(píng)話選·揚(yáng)州劫法場(chǎng)》:“這個(gè)小囚囊的再壞不得,每次出人,他都是跟我爭,我要?dú)⑦@個(gè),他也要?dú)⑦@個(gè)?!?阿英 《流離》二:“ 漢口 今天被捕的人比昨天更多。每天早晨都要‘出人’,時(shí)間在五點(diǎn)左右?!?/p>
齊己名句,酬答退上人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