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朝韓淲《百字令/念奴嬌》
詔飛天上,看金狨系馬,西湖風月。朝罷香煙攜滿袖,身在瓊樓玉闕。錦繡肝腸,珠璣欬唾,綠鬢非華發(fā)。與誰經濟,河山應笑吳越。且把春酒尋梅,年年眉壽,坐對南枝發(fā)。兵衛(wèi)朱門生畫戟,醉舞塵生羅襪。山面高堂,溪浮新艦,留取邦人說。等閑馀事,一時如此奇絕。
注釋參考
山面
山的南面。 五代 齊己 《題鶴鳴泉》詩:“噴開山面碧,飛落寺門寒。” 宋 蘇軾 《初入廬山》詩之一“要識 廬山 面,他年是故人”自注:“山南,山面也?!?宋 趙葵 《行營雜錄》:“﹝上﹞遂引羣公及內侍數人入一小殿。多有假山,甚高。山面有洞。上既入,乃復招羣公從行。”
高堂
(1) [hall with high ceiling]∶高大的廳堂
開戶內光,坐高堂之上。——《論衡·別通》
觀其坐高堂。——明· 劉基《賣柑者言》
(2) [one's parents]∶指父母
委別高堂愛,窺覦明主恩。——唐· 陳子昂《宿空舲峽青樹村浦》
搶劍辭高堂。——李白《送秀才從軍》
詳細解釋(1).高大的廳堂,大堂?!冻o·招魂》:“高堂邃宇,檻層軒些?!?王逸 注:“言所造之室,其堂高顯?!薄逗鬂h書·馬融傳》:“常坐高堂,施絳紗帳,前授生徒,后列女樂?!?唐 鄭鏦 《邯鄲俠少年》詩:“執(zhí)事非無膽,高堂念有親。” 清 納蘭性德 《雜詩》之五:“鶴鳴引雙雛,欲集高堂下。”
(2).借指華屋。 漢 桓譚 《新論·琴道》:“居則廣廈高堂,連闥洞房?!?/p>
(3).借指朝廷。語本《漢書·賈誼傳》:“人主之尊譬如堂,羣臣如陛,眾庶如地。故陛九級上,廉遠地,則堂高?!?唐 李白 《萬憤詞投魏郎中》:“戀高堂而掩泣,淚血地而成泥。”
(4).指父母。 唐 韋應物 《送黎六郎赴陽翟少府》詩:“秪應傳善政,日夕慰高堂?!?明 夏完淳 《寄后張》詩:“汝為高堂不得來,我為高堂不得行?!?續(xù)范亭 《五百字詩》:“人人齊稱讚,早早交公糧,可以悅妻子,可以奉高堂。”
(5).高敞。《魏書·恩倖傳·趙脩》:“是年,又為 脩 廣增宅,多所并兼,洞門高堂,房廡周博,崇麗擬於諸王。”
(6).復姓。 秦 有 高堂生 。見《史記·儒林列傳》。
留取
猶留存。取,語助詞。 宋 牟巘 《木蘭花慢·餞公孫倅》詞:“留取去思無限,江蘺香滿汀洲?!?元 本 高明 《琵琶記·新進士宴杏園》:“干戈盡戢文教崇,人間此時魚化龍。留取 瓊林 ,勝景無窮。” 清 陳維崧 《賀新郎·賀程昆侖生日并送其之任皖城》詞:“留取臂間長命縷,筭節(jié)過五日剛踰九,重為我先生壽。”
邦人
(1).國人;百姓?!稌そ鹂g》:“二公命邦人,凡大木所偃,盡起而筑之?!卑?,《史記·魯世家》作“國人”。 宋 沉遼 《和穎叔西園春宴》:“太守樂邦人,縱觀迨時豊?!?清 方文 《東湖行》:“郡縣有司既草草,邦人好事者亦少?!?/p>
(2).諸侯?!对姟ば⊙拧ゃ嫠罚骸班滴倚值?,邦人諸友?!?毛 傳:“邦人諸友,謂諸侯也?!?/p>
(3).鄉(xiāng)里之人;同鄉(xiāng)。《韓詩外傳》卷十:“臣 麥丘 之邦人。” 宋 梅堯臣 《南陽謝紫微挽詞》之三:“里社當存祀,邦人定立碑?!?明 高啟 《死亭灣》詩:“邸吏驚赤綬,邦人候朱輪。” 清 吳廷華 《沉孝子行》:“我友哭子幾喪明,邦人請旌留孝名?!?/p>
韓淲名句,百字令/念奴嬌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