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唐代皎然《戲呈吳馮》:
世人不知心是道,只言道在他方妙。
還如瞽者望長安,長安在西向東笑。
注釋參考
還如
恰似,好比。 唐 裴守真 《奉和太子納妃太平公主出降》之一:“還如桃李發(fā),更似鳳凰飛?!?南唐 李煜 《子夜歌》詞:“往事已成空,還如一夢中?!?元 本 高明 《琵琶記·伯喈牛小姐賞月》:“須信離合悲歡,還如玉兔,有陰晴圓缺?!薄段饔斡洝返诰帕兀骸坝杏糜弥袩o用,無功功里施功。還如果熟自然紅,莫問如何修種?!?/p>
瞽者
失明的人。俗稱瞎子。《論語·子罕》:“子見齊衰者,冕衣裳者與瞽者,見之,雖少必作,過之必趨?!薄肚f子·逍遙游》:“瞽者無以與乎文章之觀,聾者無以與乎鐘鼓之聲。”《新唐書·陳子昂傳贊》:“瞽者不見 泰山 ,聾者不聞雷霆。”《豆棚閑話·空青石蔚子開盲》:“﹝那塊青石﹞逢著瞽目之人,一點(diǎn)就亮。不兩日間,四下瞽者俱已傳遍,來了許多,俱要求點(diǎn)?!?/p>
長安
[Chang'an] 長安地名始于秦朝,西漢、隋、唐等朝的都城,在今陜西西安一帶
詳細(xì)解釋(1).古都城名。 漢高祖 七年(公元前200年)定都于此。此后 東漢 獻(xiàn)帝 初、 西晉 愍帝 、 前趙 、 前秦 、 后秦 、 西魏 、 北周 、 隋 、 唐 皆于此定都。 西漢 末綠林、赤眉, 唐 末 黃巢 領(lǐng)導(dǎo)的農(nóng)民起義軍也曾建都于此。故城有二: 漢 城筑于 惠帝 時(shí),在今 西安市 西北。 隋 城筑于 文帝 時(shí),號(hào) 大興城 ,故址包有今 西安城 和城東、南、西一帶。 唐 末就舊城北部改筑新城,即今 西安城 。
(2). 唐 以后詩文中常用作都城的通稱。 唐 李白 《金陵》詩之一:“ 晉 家南渡日,此地舊 長安 ?!?宋 周密 《武林舊事·淳熙八年》:“雪卻甚好,但恐 長安 有貧者。” 清 龔自珍 《同年馮文江索詩贈(zèng)行》:“ 馮君 才大行孔修,少年挾策 長安 游?!?/p>
安在
安在 (ān zài)健在,平安無事。
何在。
史記.卷七.項(xiàng)羽本紀(jì):「項(xiàng)王曰:『沛gong{1*1}安在?』良曰:『聞大王有意督過之,脫身獨(dú)去,已至軍矣?!弧?大宋宣和遺事.亨集:「周公吐哺待賢,今又安在?」近義詞: 何在
西向
見“ 西鄉(xiāng) ”。
皎然名句,戲呈吳馮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