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朝仲并《鷓鴣天》
小泊橫塘日欲斜。一枝猶有未殘花。幾年燕子無消息,今日飛來王謝家。歌水調,韻琵琶。聲聲都是怨年華。釵頭杏子今如許,翦燭裁詩莫問他。
注釋參考
水調
曲調名。 唐 杜牧 《揚州》詩之一:“誰家唱《水調》,明月滿 揚州 ?!弊宰ⅲ骸?煬帝 鑿 汴渠 成,自造《水調》。” 宋 賀鑄 《羅敷歌·采桑子》詞:“誰家《水調》聲聲怨?黃葉秋風?!?明 胡震亨 《唐音癸籤·樂通二》:“《海録碎事》云:‘ 隋煬帝 開 汴河 ,自造《水調》?!矗端{》及《新水調》,并商調曲也。 唐 曲凡十一迭,前五迭為歌,后六迭為入破?!?清 錢謙益 《十月朔日抵廣陵》詩之一:“舊事明月空在眼,新愁《水調》欲沾衣?!眳㈤?宋 王灼 《碧雞漫志》卷四。
琵琶
琵琶 (pípa) 中國的一種四弦樂器,彈奏如吉他,其主要部分大如詩琴,頸部有琴柱12個以上,伸入主體部分的琵琶,是在西漢“裁箏筑”的基礎上逐步發(fā)展起來的。它從西漢試制,歷東漢、魏晉、至隋唐,基本定型。它在漢末魏初始獲“枇杷”名。魏晉時,因“枇杷”二字音,改名“琵琶” pi-pa,a plucked string instrument with a fretted fingerboard仲并名句,鷓鴣天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