鄉(xiāng)邦壇坫慎交社,桑海遺聞補史亭
出自近現(xiàn)代柳亞子《懷人詩十章 陳巢南》:
鄉(xiāng)邦壇坫慎交社,桑海遺聞補史亭。
一自莘廬耆舊死,松陵文獻盡推卿。
注釋參考
鄉(xiāng)邦
(1).家鄉(xiāng)。 南朝 宋 鮑照 《還都口號》:“君王遲京國,游子思鄉(xiāng)邦?!?宋 范仲淹 《代胡侍郎乞朝見表》:“今復(fù)還父母之鄉(xiāng)邦,逼桑榆之晷刻,解冠歸老,決在此行?!?秦牧 《漫記端木蕻良》:“當時大都懷著深廣的憂憤寫版圖的變色,鄉(xiāng)邦的災(zāi)難。”
(2).指同鄉(xiāng)的人?!逗鬂h書·度尚傳》:“ 徐 字 伯徐 , 丹陽 人,鄉(xiāng)邦稱其膽智?!?清 戴名世 《上劉木齋先生書》:“﹝ 名世 ﹞家累二十口,嗷嗷待哺。而鄉(xiāng)邦之間,骨肉之際,橫逆百端,迂愚固陋,莫必其命。”
壇坫
(1).會盟的壇臺。《史記·魯仲連鄒陽列傳》:“ 桓公 朝天下,會諸侯, 曹子 ( 曹沫 )以一劍之任,枝 桓公 之心于壇坫之上?!?明 宋濂 《燕書》之二三:“ 襄公 曰:‘人皆相率,約君以禮,子奈何欲興戎乎?壇坫之間,玉帛交錯,而使甲士厠之,人其謂我何?’”
(2).指談判場所。 李大釗 《國民之薪膽》:“ 日本 于此次交涉,以區(qū)區(qū)一紙恫嚇之書,居然索我巨量之權(quán)利于壇坫俎豆之間,所獲不可謂不豐。”《五四愛國運動資料·公電·陳光遠請力爭青島電》:“合全國之心,結(jié)全國之力,一致對外,猶懼不足以爭勝壇坫,保全海疆?!?/p>
(3).法壇。 郭沫若 《李白與杜甫·李白的道教迷信及其覺醒》:“﹝受道的人﹞環(huán)繞壇坫,不斷地口中念念有詞,向神祇懺悔。”
(4).指文人集會或集會之所。 明 方孝孺 《宋山言墓表》:“自 長洲 韓公 以文學(xué)為海內(nèi)宗,群士壇坫,莫盛于 吳 中?!?清 姚鼐 《祝袁簡齋八十壽》詩:“先生筑舘 冶城 隈,壇坫爭趨末座來?!?清 李斗 《揚州畫舫錄·橋東錄》:“ 江氏 世族繁衍,名流代出,壇坫無虛日?!?/p>
(5).引申指文壇。 清 陳康祺 《郎潛紀聞》卷八:“ 康熙 間, 蕭山 毛西河 奇齡 、 錢唐 毛稚黃 先舒 、 遂安 毛會侯 際可 ,俱以文章雄長東南壇坫?!?蔣信 《題亞子分湖歸隱圖》詩:“簫心劍氣總鐘情,壇坫流傳領(lǐng)袖名?!?/p>
(6).指文壇上的領(lǐng)袖地位或其聲望。 明 謝肇淛 《五雜俎·人部三》:“迨近日 吳文中 始從 顧 陸 探討得來,百年壇坫,當屬此生矣?!?清 查慎行 《到廣州贈大中丞佟陶庵》詩:“節(jié)鉞威名行地遠,文章壇坫比官高?!?/p>
(7).指講壇或輿論界。 清 顧炎武 《復(fù)張又南書》:“倘逖聽不察,以為自立壇坫,欲以奔走天下之人,則 東林 覆轍,目所親見,有斷斷不為者耳?!?郭沫若 《洪波曲·南京印象》五:“各方面的代表在辯論壇坫上都不愧是身經(jīng)百戰(zhàn)的老戰(zhàn)士?!?/p>
慎交
交友審慎。 清 李漁 《比目魚·譎計》:“他慎交擇友,難通姓名?!?/p>
桑海
“桑田滄?!钡穆哉Z。 唐 楊炯 《和輔先入昊天觀》:“桑海年應(yīng)積,桃源路不窮?!?明 李東陽 《和蕭封君鳳儀遺詩四十韻》:“世運迭推代,昔聞桑海三?!?趙樸初 《柳營曲·參觀全國勞動改造罪犯工作展覽會》曲:“奮身桑海換,刮目性情移。”參見“ 桑田滄海 ”。
遺聞
遺聞 (yíwén) 前人或古代遺留下來的傳聞 hearsay left over柳亞子名句,懷人詩十章 陳巢南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