瑤草細分明舞茵,翠鬟松仿佛溪云
出自元代康進之《【雙調】新水令_武陵春當年》:
武陵春。
。
當年曾避虎狼秦,是仙家幻來風韻。
景因人得譽,人為景摹真。
佳趣平分,人景共評論。
。
。
花片紛紛,過雨猶如彈淚粉。
溪流滾滾,迎風還似皺湘裙。
桃源路近與楚臺鄰,麗春園未許漁舟問。
兩般兒情廝隱,濃妝淡抹包籠盡。
。
。
風流人常透引,塵凡客不相認。
地形高更比天臺峻,洞門兒關閉緊。
。
。
瑤草細分明舞茵,翠鬟松仿佛溪云。
蜂蝶莫浪猜,魚雁難傳信。
好風光自有東君,管領紅霞萬樹春,說什么河陽縣尹!。
。
難描難畫,難題難詠,難親難近,無意混囂塵。
若不是夢里相逢,年時得見,生前有分,等閑間誰取溫存!。
。
美名兒比并清新,比不的他能舞能謳,宜喜宜嗔。
惑不動他疏勢利的心腸,老不了他永長生的鬢發(fā),瘦不的他無病患的腰身。
另巍巍居世外天然異品,香馥馥產人間別樣靈根。
最喜騷人,寓意超群,把一段蓬萊境妝點入梁園,將半篇錦繡詞互換出韓文。
。
。
說清高不比那尋常賺客的煙花陣,追訪的須教自忖。
先辦下無差錯的意兒誠,后問的他許成合的話兒準。
。
。
注釋參考
瑤草
(1).傳說中的香草。 漢 東方朔 《與友人書》:“相期拾瑤草,吞日月之光華,共輕舉耳?!?唐 李賀 《天上謠》:“ 王子 吹笙鵝管長,呼龍耕煙種瑤草。” 魯迅 《墳·雜憶》:“我當時的意思……并不是從什么‘藝術之宮’里伸出手來,拔了海外的奇花瑤草,來移植在 華 國的藝苑?!?/p>
(2).泛指珍美的草?!段倪x·江淹<從冠軍建平王登廬山香爐峰>詩》:“瑤草正翕赩,玉樹信蔥青?!?呂向 注:“瑤草、玉樹,皆美言之?!?金 元好問 《春風來》詩:“春風來時瑤草芳,緑池珠樹宿鴛鴦。” 明 袁中道 《武當》詩之二:“ 秦 敦 漢 鼎存膚骨,瑤草瓊枝作鬘鬟?!?/p>
(3).被雪覆蓋的草。 宋 蘇軾 《蔡州道遇雪》詩:“三徑瑤草合,一缾井花溫。” 清 汪懋麟 《人日同諸子游平山堂大雪驟至》詩:“喜勝褰瑤草,狂思倒葛巾?!?/p>
分明
分明 (fēnmíng) 清楚(明白)狀 clearly 此七月望日之事也,汝在九原,當分明記之?!濉?袁枚《祭妹文》 簡單明了地 plainly 這分明不對 清楚地劃開界限 clearly demarcated翠鬟
(1).婦女環(huán)形的發(fā)式。 唐 高蟾 《華清宮》詩:“何事金輿不再游?翠鬟丹臉豈勝愁?” 明 梁辰魚 《浣紗記·越嘆》:“春衫袖,血淚斑,風沙滿面捲翠鬟。”
(2).指美女。 宋 梅堯臣 《次韻和永叔退朝馬上見寄兼呈子華原甫》:“吟寄侍臣知有意,翠鬟爭唱口應乾。”
(3).比喻秀麗的山巒。 宋 楊萬里 《題王亞夫檢正峴湖堂》詩:“西峴山光照舊廬,北湖水色漾新居。翠鬟夜欲凌波去,玉鏡晨當掃黛初?!?/p>
仿佛
仿佛 (fǎngfú) 差不多。單獨作謂語,前面可加“相”。用于書面 seem 兩個孩子年紀相仿佛 仿佛 (fǎngfú) 好像;似乎 as if;be alike;be similar;be more or less same 猶仿佛其若夢從者?!稘h書·揚雄傳》 山有小口,仿佛若有光?!獣x· 陶淵明《桃花源記》 仿佛陳涉之稱 項燕?!?清· 全祖望《梅花嶺記》 讀著這些有趣的故事,我仿佛也被引進了童話世界康進之名句,【雙調】新水令_武陵春當年名句。注釋由系統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