隱榆非諫楚,噪柳異悲潘
出自唐代駱賓王《秋晨同淄川毛司馬秋九詠秋蟬》:
九秋行已暮,一枝聊暫安。
隱榆非諫楚,噪柳異悲潘。
分形妝薄鬢,鏤影飾危冠。
自憐疏影斷,寒林夕吹寒。
注釋參考
隱榆
《韓詩外傳》卷十:“ 楚莊王 將興師伐 晉 ……﹝ 孫叔敖 ﹞進(jìn)諫曰:‘臣園中有榆,其上有蟬。蟬方奮翼悲鳴,欲飲清露,不知螳蜋之在后,曲其頸,欲攫而食之也。螳蜋方欲食蟬,而不知黃雀在后,舉其頸,欲啄而食之也。黃雀方欲食螳蜋,不知童子挾彈丸在榆下,迎而欲彈之。童子方欲彈黃雀,不知前有深坑,后有掘株也?!焙笠浴半[榆”指“螳蜋捕蟬,黃雀在后”之事。 唐 駱賓王 《秋晨同淄州毛司馬秋九詠·秋蟬》:“隱榆非諫 楚 ,噪柳異悲 潘 ?!眳⒁姟?螳螂捕蟬,黃雀在后 ”。
諫楚
春秋 時 楚 孫叔敖 用“螳螂捕蟬,黃雀在后”的故事諫阻 楚莊王 伐 晉 。事見《韓詩外傳》卷十。后用以為典。 唐 駱賓王 《秋晨同淄州毛司馬秋九詠·秋蟬》:“隱榆非諫 楚 ,噪柳異悲 潘 ?!?/p>
駱賓王名句,秋晨同淄川毛司馬秋九詠秋蟬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