注釋
全唐詩:卷78_44
秋晨同淄川毛司馬秋九詠秋蟬問答
問:《秋晨同淄川毛司馬秋九詠秋蟬》的作者是誰?
答:秋晨同淄川毛司馬秋九詠秋蟬的作者是駱賓王
問:秋晨同淄川毛司馬秋九詠秋蟬是哪個(gè)朝代的詩文?
答:秋晨同淄川毛司馬秋九詠秋蟬是唐代的作品
問:九秋行已暮,一枝聊暫安 出自哪首詩文,作者是誰?
答:九秋行已暮,一枝聊暫安 出自 唐代駱賓王的《秋晨同淄川毛司馬秋九詠秋蟬》
問:九秋行已暮,一枝聊暫安 的下一句是什么?
答:九秋行已暮,一枝聊暫安 的下一句是 隱榆非諫楚,噪柳異悲潘。
問:出自駱賓王的名句有哪些?
答:駱賓王名句大全
- 菩薩蠻·溪山掩映斜陽里溪山掩映斜陽里,樓臺(tái)影動(dòng)鴛鴦起。隔岸兩三家,出墻紅杏花。綠楊堤下路,早晚溪邊去。三見柳綿飛,離人猶未歸。
- 秋懷二首一抹紅綃日腳霞,千林暮靄納歸鴉。西風(fēng)卷盡梧桐葉,乞與中庭散月華。
- 百四從妹挽詞姊妹二十四,凋零余二人。他鄉(xiāng)忽傳訃,老子倍傷神。已嘆嫠居久,何堪逆境頻。佳城千里外,西望淚沾巾。
- 送裴郎中貶吉州亂軍交白刃,一騎出黃塵。漢節(jié)同歸闕,江帆共逐臣。猿愁歧路晚,梅作異方春。知己酂侯在,應(yīng)憐脫粟人。
- 過萬里橋辛已人仲二十五日送別先君於此挽仰漲綠平堤萬里橋,安興欲去此遲留。了知薪盡無余火,猶復(fù)情癡影像刻舟。終古不磨方寸恨,深恩未有一分酬?;仡^菽水中年樂,擁袂汍瀾涕莫收。
- 秦樓月·芳菲歇芳菲歇,故園目斷傷心切。傷心切,無邊煙水,無窮山色。可堪更近乾龍節(jié),眼中淚盡空啼血??仗溲?,子規(guī)聲外,曉風(fēng)殘?jiān)隆?/div>
- 頌一百則
由基箭射猿,遶樹何太直。千箇與萬箇,是誰曾中的。相喚相呼歸去來。曹溪路上休登陟。- 石井
苔色遍春石,桐陰入寒井。幽人獨(dú)汲時(shí),先樂殘陽影。- 寫心五首
此身修至此,尚恐玉有瑕。自茲修更修,庶幾寬我涯。不然輪生角,豈不柅厥車。故無熊虎卜,亦未夢(mèng)龍蛇。學(xué)不取臨川,文不取永嘉。詩不取晚唐,有正寧無葩。真魏吾所師,未覺朱程賒。此身修至此,餒死曾何嗟。- 宿彰教寺
過市欲投宿,穢隘非所巡。人言五里余,有寺潔且寬。驅(qū)駑犯泥淖,敢憚風(fēng)雨寒。稻塍與兔逕,縈紆度千盤。衣裘疲沾濕,腳膝如蹣跚。歷思圣人語,后獲當(dāng)先難。壯哉古道場,暈飛映層巒。秀色藹松檜,清香馥芝蘭。我心大有得,豈惟厭游觀。行行勿躊躇,霽月升云端。 - 頌一百則
- 遂初誠已重,兼濟(jì)實(shí)為賢。——— 魏奉古奉酬韋祭酒偶游龍門北溪,忽懷驪山
- 坐見林木榮,愿赴滄洲期——— 韋應(yīng)物酬盧嵩秋夜見寄五韻
- 自笑謀生事事疏,年來錐與地俱無——— 陸游自笑
- 假馀玄妙,知懶惰亦成空。——— 王哲六么令
- 改席臺(tái)能迥,留門月復(fù)光。——— 杜甫臺(tái)上
- 貴人一見定羞怍,錦囊千紙何足捐——— 蘇軾仆曩于長安陳漢卿家見吳道子畫佛碎爛可惜其
- 烏乎,石梁折,石餅崩,人間方見方廣影——— 楊維楨石橋篇
- 歸期那敢說,安訊不曾通——— 蘇軾用過韻冬至與諸生飲酒
- 未險(xiǎn)先藜杖,逢亭便小留——— 葉茵自感二首
- 步虛聲漸遠(yuǎn),何處覓蓬萊——— 胡仲弓金粟道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