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趙蕃《寄黃子耕》:
野寺已黃昏,高軒辱過門。
交游夫豈乏,情義獨能敦。
我已家聲愧,君今風(fēng)氣存。
一官何未試,多雞亦成屯。
詩本吾家事,經(jīng)從達(dá)者論。
明知有傳受,未易測淵源。
近訪湖邊宅,猶余漲水痕。
如聞江上郡,欲覓隱居園。
邂逅空題句,飄零難具言。
折梅無以贈,三嗅鬢霜繁。
注釋參考
余漲
上漲的水流。
水痕
水浸的痕跡?!度龂尽の褐尽む嚢鯖_傳》:“ 孫權(quán) 曾致巨象, 太祖 欲知其斤重,訪之羣下,咸莫能出其理。 沖 曰:‘置象大船之上,而刻其水痕所至,稱物以載之,則??芍??!?唐 岑參 《春尋河陽陶處士別業(yè)》詩:“藥椀搖山影,漁竿帶水痕?!?宋 楊萬里 《過沙頭》詩之二:“暗潮已到無人會,只有篙師識水痕。”
趙蕃名句,寄黃子耕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5烏鴉之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