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仇遠(yuǎn)《中元》:
初秋當(dāng)望夜,平楚帶斜曛。
暑氣能昏月,砧聲不隔云。
華燈浮白水,老衲誦冥文。
漫說中元節(jié),儒書惜未聞。
注釋參考
漫說
漫說 (mànshuō) 慢說中元
(1).指農(nóng)歷七月十五日。舊時道觀于此日作齋醮,僧寺作盂蘭盆會,民俗亦有祭祀亡故親人等活動。 唐 韓鄂 《歲華紀(jì)麗·中元》:“道門寳蓋,獻(xiàn)在中元。釋氏蘭盆,盛於此日。” 唐 令狐楚 《中元日贈張尊師》詩:“偶來人世值中元,不獻(xiàn)玄都永日閒?!?清 孔尚任 《桃花扇·閑話》:“昨夜乃中元赦罪之期,想是赴盂蘭會的。” 馮至 《北游》詩:“清冷的月色使我忽然想起,啊,今天是我忘掉了的中元?!?/p>
(2).稱中元節(jié)。 前蜀 花蕊夫人 《宮詞》之一三一:“ 法云寺 里中元節(jié),又是官家誕降辰。” 沉從文 《從文自傳·一個老戰(zhàn)兵》:“這天正是七月十五中元節(jié),我記得分明,到河邊還為的是拿了些紙錢同水酒白肉奠祭河鬼?!?/p>
(3).古代術(shù)數(shù)家以第二甲子為“中元”。參見“ 三元 ”。
猶言高中。謂中試。《玉佛緣》第一回:“到得五十三歲那年,鄉(xiāng)試歸家,三場文字,十分得意,親友都擬他一定中元的了,及至榜發(fā),依然落第?!?/p>
儒書
儒家經(jīng)籍。《左傳·哀公二十一年》:“ 魯 人之皋,數(shù)年不覺,使我高蹈。唯其儒書,以為二國憂。” 杜預(yù) 注:“言 魯 據(jù) 周 禮,不肯答稽首,令 齊 、 邾 遠(yuǎn)至?!?漢 王充 《論衡·講瑞》:“儒書之文,難以實事?!?唐 白居易 《三教論衡》:“儒書奧義,既已討論;釋典微言,亦宜發(fā)問?!?明 陸容 《菽園雜記》卷二:“僧 慧暕 涉獵儒書,而有戒行。”
仇遠(yuǎn)名句,中元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微霰疏飄,驕云輕簇,短檠暗淡籠紗
- 仆夫行不進(jìn),駑馬若維縶。作者:杜甫作品:早發(fā)射洪縣南途中作
- 嘉視信,大糦馨。作者:張說作品:唐封泰山樂章·豫和六首
- 卷卻湘裙薄薄紗。作者:蔣捷作品:南鄉(xiāng)子
- 六藝潛心老益尊,此邦耆舊眾推賢
- 又橋邊巷口,燕尋舊壘,天東海角,月上新衢作者:程文海作品:沁園春 五峰大卿示所和繡江參議沁園春詞,
- 一騎飛來速。
- 今日便稱前進(jìn)士,好留春色與明年作者:韓儀作品:記知聞近過關(guān)試
- 小奴,按舞,看了梅花去作者:張可久作品:【中呂】朝天子_山中雜書三
- 粗識國風(fēng)關(guān)雎亂,羞學(xué)流鶯百囀作者:劉克莊作品:賀新郎 席上聞歌有感
- 6青云寶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