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張嵲《題石井》:
精藍負東岑,奇石護山麓。
嵁巖如車輪,一鏡方黛蓄。
沉沉不動容,澹{左氵右頹}立山木。
日射翠氣浮,游鱗翻寸玉。
泉邊群石潤,凈映僧房綠。
廬阜勢相高,魚龍爭起伏。
奇章昔好此,忽棄不見錄。
青叢晚花明,澗草幽氣馥。
樹深春去遠,景至夏方燠。
此地風長清,蕭蕭似秋肅。
南來眇萬里,云嶠幾經(jīng)目。
安知絕世境,在此近山腹。
超遙輕前游,慷慨謝雙足。
向非來遠客,所見信跼趣。
寧非造物意,設(shè)此慰羇束。
人世足埃氛,山林有高躅。
何當襆被來,共此巖下宿。
注釋參考
嵁巖
亦作“ 嵁巗 ”。高峻的山巖。《莊子·在宥》:“故賢者伏處大山嵁巖之下,而萬乘之君憂慄乎廟堂之上?!?陸德明 釋文:“嵁當為湛,湛巖,猶深巖,因其以山巖言,故變從水者而從山耳?!?唐 柳宗元 《永州韋使君新堂記》:“將為穹谷嵁巖淵池於郊邑之中,則必輦山石,溝澗壑,凌絶險阻,疲極人力,乃可以有為也?!?宋 朱熹 《賦歸云洞》詩:“云何感慨士,伏死嵁巖中。” 清 方苞 《跋石齋黃公手札》:“及引身以退,匿跡於嵁巗深谷之中?!?/p>
車輪
車輪 (chēlún) 用金屬、木料或其他堅固材料做的圓形構(gòu)架,其中心有一輪轂,接在或掛在軸上,可以繞軸旋轉(zhuǎn) wheel of a vehicle一鏡
(1).比喻言行可以借鑒得失的賢士。 唐 吳兢 《貞觀政要·任賢》:“ 太宗 后嘗謂侍臣曰:‘夫以銅為鏡,可以正衣冠;以古為鏡,可以知興替;以人為鏡,可以明得失。朕常保此三鏡,以防己過。今 魏徵 殂逝,遂亡一鏡矣!’” 唐 崔道融 《悲李拾遺》詩之一:“行朝半夜煙塵起,曉殿吁嗟一鏡沉?!?/p>
(2).指象一面明鏡的平水。 唐 劉長卿 《舊井》詩:“舊井依舊城,寒水深洞徹,下看百餘尺,一鏡光不滅?!?唐 錢起 《賦得馀冰》詩:“曉日餘冰上,春池一鏡明?!?明 陳藎卿 《讌賞·徐王孫惺予邀泛莫愁湖看蓮》曲:“拿舟深入水云鄉(xiāng),蕩破湖心一鏡光?!?/p>
(3).喻有如明鏡的月亮。 唐 杜甫 《江邊星月》詩之一:“映物連珠斷,緣空一鏡升。” 明 梁辰魚 《傷逝·詠時序悼亡》曲:“長空一鏡輝萬里,全無一點纖翳?!?/p>
黛蓄
水色青黑的深潭。 唐 柳宗元 《游黃溪記》:“至 初潭 最奇麗,殆不可狀。其略若剖大甕,側(cè)立千尺,溪水積焉,黛蓄膏渟,來若白虹,沉沉無聲?!?金 段克己 《乙巳清明游青陽峽》詩:“前途百步落石甕,黛蓄膏渟那敢眄。沉沉南去若白虹,為嶼為泜互隱見?!?/p>
張嵲名句,題石井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