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軍計莫就,三策議空全。
出自唐朝陶翰《出蕭關(guān)懷古》
驅(qū)馬擊長劍,行役至蕭關(guān)。悠悠五原上,永眺關(guān)河前。
北虜三十萬,此中??叵摇G爻莵冇钪?,漢帝理旌旃。
刁斗鳴不息,羽書日夜傳。五軍計莫就,三策議空全。
大漠橫萬里,蕭條絕人煙。孤城當(dāng)瀚海,落日照祁連。
愴矣苦寒奏,懷哉式微篇。更悲秦樓月,夜夜出胡天。
注釋參考
五軍
(1).古代軍制。 春秋 時 晉 的上軍、中軍、下軍、新上軍、新下軍?!秶Z·晉語四》:“蒐於 清原 ,作五軍。” 韋昭 注:“ 晉 本有上軍、有中軍、有下軍,今有五軍,新上下也。”
(2).古代軍制。 漢 代前、后、中、左、右五營軍隊之稱。《文選·張衡<西京賦>》:“五軍六師,千列百重?!?李善 注:“《漢官儀》:‘ 漢 有五營?!遘娂次鍫I也?!?/p>
(3).古代軍制。 明 代京軍三大營之一。 成祖 時,京衛(wèi)之步騎軍分為中軍、左掖、右掖、左哨、右哨五部,亦謂之五軍。見《明史·兵志一》。
(4).泛稱朝廷的軍隊。 唐 賈至 《燕歌行》:“五軍精卒三十萬,百戰(zhàn)百勝擒單于?!?/p>
三策
(1).三道計謀?!妒酚洝ぬK秦列傳》:“此三策者,不可不孰計也?!?/p>
(2). 漢 董仲舒 以賢良對天人三策,為 武帝 所賞識,任為 江都 相。后用為典實,借指經(jīng)世良謀。 宋 范成大 《乙未元日書懷》詩:“縱有百年今過半,別無三策但當(dāng)歸。” 明 汪廷訥 《種玉記·贈玉》:“空埋沒天人三策,枉思量談笑封侯?!?/p>
(3).三篇策論?!段饔斡洝返诰呕兀骸凹巴⒃嚾撸?唐王 御筆親賜狀元,跨馬游街三日?!?/p>
陶翰名句,出蕭關(guān)懷古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