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釋文珦《贈山友》:
此地長依止,人間境亦偏。
壁蘿斜引蔓,崖竹倒垂鞭。
野鶴通秋夢,妖狐恐夜禪。
愿來相伴住,解脫世間緣。
注釋參考
此地
這里,這個地方。 唐 駱賓王 《于易水送人》詩:“此地別 燕丹 ,壯士髮衝冠?!薄抖昴慷弥脂F(xiàn)狀》第三回:“我初到此地,并不曾認得一個人。” 洪深 《抗戰(zhàn)十年來中國的戲劇運動與教育》:“集合在此地的都是青年?!?/p>
依止
依托;依附?!吨芏Y·春官·肆師》“祭兵于山川” 漢 鄭玄 注:“山川蓋軍之所依止?!薄侗笔贰に囆g(shù)傳上·殷紹》:“ 興 將臣到 陽翟 、 九崖巖 沙門釋 曇影 間, 興 即北還。臣依止 影 所,求請《九章》?!?唐 許堯佐 《柳氏傳》:“有妾 柳氏 ,阻絶兇寇,依止名尼。” 元 辛文房 《唐才子傳·皎然上人》:“ 李端 在 匡岳 ,依止稱門生?!?清 方文 《石橋懷與治》詩:“三日不相見,形神罔依止。”
人間
人間 (rénjiān) 指整個人類社會;世間 man’s world;the world 要留清白在人間。——明· 于謙《石灰吟》詩 人間四月芳菲盡。——宋· 沈括《夢溪筆談》釋文珦名句,贈山友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