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唐代王周《巫廟》:
巴水鐵走若箭,鐵峽山開如鐵屏。
洶涌鐵匹練白,巂崒濃藍(lán)青。
崖空蓄云雨,灘惡驚雷霆。
神仙宅幽邃,廟貌橫杳冥。
隱約可一夢,縹緲余千齡。
名利有所役,舟楫無暫停。
悉窣垂肸蚃,祠禱希安寧。
鴉鴉爾何物,飛飛來廟庭。
紛紛飏寥泬,遠(yuǎn)近隨虛舲。
鐵石礪觜爪,金碧輝光翎。
翔集托陰險(xiǎn),鵮啄貪膻腥。
日既恃威福,歲久為精靈。
依草與附木,誣詭殊不經(jīng)。
城狐與社鼠,瑣細(xì)何足聽。
況乎人假人,心闊吞滄溟。
注釋參考
況乎
亦作“況乎”。連詞。何況;況且?!睹献印とf章下》:“以大夫之招招虞人,虞人死不敢往;以士之招招庶人,庶人豈敢往哉?況乎以不賢人之招招賢人乎?” 三國 魏 曹冏 《六代論》:“尾同於體,猶或不從,況乎非體之尾,其可掉哉?” 宋 蘇軾 《觀妙堂記》:“是室云何而求我?況乎妙事了無可觀?!?/p>
假人
(1).授予人?!蹲髠鳌こ晒辍罚骸拔┢髋c名,不可以假人,君之所司也?!?宋 岳飛 《辭少保第四札子》:“名器假人,為《傳》所譏;無功受祿,為《詩》所刺?!?/p>
(2).讓人。 南朝 宋 劉義慶 《世說新語·方正》:“ 孝武 問 王爽 :‘卿何如卿兄?’ 王 答曰:‘風(fēng)流秀出,臣不如 恭 ;忠孝亦何可假人!’”
(3).被授予治理地方之權(quán)的人。 宋 曾鞏 《明州謝到任表》:“預(yù)於分土,愧在假人,竊自省循,懼無報(bào)稱?!眳⒁姟?假器 ”。
至人,賢人?!妒酚洝ひ蟊炯o(jì)》:“天既訖我 殷 命,假人元龜,無敢知吉。” 裴骃 集解引 孔安國 曰:“至人以人事觀 殷 ,大龜以神靈考之,皆無知吉者?!薄稌の鞑琛芳偃俗鳌案袢恕薄?/p>
滄溟
(1).大海?!稘h武帝內(nèi)傳》:“諸仙玉女,聚居滄溟?!?唐 元稹 《俠客行》:“此客此心師海鯨,海鯨露背橫滄溟?!?清 譚嗣同 《報(bào)貝元徵》:“一泛滄溟,即暈眩嘔噦,不能行立。” 趙樸初 《憶江南》詞之八:“ 青 藏 雪,到此出滄溟?!?/p>
(2).蒼天,高遠(yuǎn)幽深的天空。 元 鄭光祖 《周公攝政》第一折:“天地為盟,上有滄溟?!?明 無名氏 《鳴鳳記·二相爭朝》:“邊城塵土暗滄溟,勒石 燕然 未有人?!?清 陳夢雷 《登屴崱峰》詩之二:“泉?dú)w洞壑聲聞靜,天入滄溟法界空?!?/p>
王周名句,巫廟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