雖去國、言猶在耳
出自宋代魏了翁《賀新郎(管待楊伯昌子謨勸酒)》:
獨立西風里。
渺無塵、明河掛斗,碧天如洗。
鳷鵲樓前迎風處,吹墮乘槎星使。
弄札札、機中巧思。
織就天孫云錦段,尚輕陰、朱閣留纖翳。
親為挽,天潢水。
等閑富貴浮云似。
須存留、幾分清論,護持元氣。
曾把古今興亡事,奏向前旒十二。
雖去國、言猶在耳。
念我獨兮誰與共,謾凝思、一日如三歲。
夜耿耿,不皇寐。
注釋參考
去國
[leave one's motherland] 離開自己的國家
去國三千里
詳細解釋(1).離開本國?!抖Y記·曲禮下》:“去國三世,爵祿有列於朝,出入有詔於國?!?南朝 宋 謝靈運 《山居賦》:“狹 三閭 之喪江,矜 望諸 之去國。” 瞿秋白 《餓鄉(xiāng)紀程》三:“我這次‘去國’的意義,差不多同‘出世’一樣?!?/p>
(2).離開京都或朝廷。 南朝 宋 顏延之 《和謝靈運》詩:“去國還故里,幽門樹蓬藜。”《明史·王家屏傳》:“ 家屏 柄國止半載,又強半杜門,以戇直去國,朝野惜焉?!?夏曾佑 《將改官出都》詩:“連天芳草送征輪,未充低徊去國身?!?/p>
(3).離開故鄉(xiāng)。 宋 蘇軾 《勝相院經(jīng)藏記》:“有一居士,其先 蜀 人……去國流浪,在 江 淮 間?!?/p>
言猶在耳
[the words are still ringing in one’s ears;ring in one's heart] 話音仿佛還在耳邊回響。喻指對所說的話印象深刻。亦指別人的話剛說不久
詳細解釋說的話還在耳邊響。謂記憶猶新或說過不久?!蹲髠鳌の墓吣辍罚骸敖窬m終,言猶在耳。” 唐 駱賓王 《代李敬業(yè)傳檄天下文》:“言猶在耳,忠豈忘心!” 清 姚廷遴 《歷年記》上:“不料言猶在耳,竟成泡幻?!?/p>
魏了翁名句,賀新郎(管待楊伯昌子謨勸酒)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