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釋印肅《頌證道歌證道歌》:
何表無生慈忍力,洞庭撞倒虛空吃。
不留絲發(fā)與人知,摩訶般若波羅蜜。
注釋參考
絲發(fā)
(1).如絲之發(fā)?!稑犯娂で迳糖o一·子夜歌三》:“宿昔不梳頭,絲髮被兩肩?!?/p>
(2).猶絲毫。形容細(xì)微。《后漢書·南匈奴傳》:“往者雖有和親之名,終無絲髮之効?!薄段簳ぢ蓺v志上》:“臣年垂七十,日就衰頽,恐一朝先犬馬,竟無絲髮之益?!?宋 曾鞏 《上歐陽學(xué)士第一書》:“嘗自謂於圣人之道,有絲髮之見焉?!?明 唐順之 《送邑令李龍罔擢戶部主事序》:“絲髮無耗於國(guó),而百萬有益於民者,凡四五條?!?/p>
(3).指細(xì)微事物。《晉書·庾羲傳》:“臣受恩奕世,思盡絲髮?!?宋 范仲淹 《奏上時(shí)務(wù)書》:“以進(jìn)藥石為虛言,以陳絲髮為供職?!?清 唐孫華 《宋堅(jiān)齋刑部齋中觀南巡圖恭紀(jì)》詩:“大包岳瀆穿冥涬,細(xì)摹絲髮窮毫釐。”
與人
合乎民意取得人心。《國(guó)語·越語下》:“持盈者與天,定傾者與人,節(jié)事者與地。” 韋昭 注:“與人,取人之心也?!薄豆茏印ば蝿?shì)》:“持滿者與天,安危者與人?!?尹知章 注:“能安危者,則與人合。”
摩訶
(1).亦作“ 摩呵 ”。梵語譯音。有大、多、勝三義?!斗g名義集·法寶眾名》:“摩訶,此含三義,謂大、多、勝?!薄段饔斡洝返谄甙嘶兀骸搬岄T慈憫古來多,正善成功説摩訶?!?康有為 《進(jìn)呈<俄羅斯大彼得變政記>序》:“臣聞一姓之霸有天下者,刻籀其鐘鼎,摩呵其靈廟,徘徊其冊(cè)府,皆有神謨運(yùn)算,深計(jì)長(zhǎng)慮,以為子孫萬世之業(yè)?!?/p>
(2).池名。 宋 陸游 《摩訶池》詩:“ 摩訶 古池苑,一過一消魂。”參見“ 摩訶池 ”。
般若
般若 (bōrě) 智慧。佛教用語。通過直覺的洞察所獲得的先驗(yàn)的智慧或最高的知識(shí) prajna;wisdom波羅蜜
波羅蜜 (bōluómì) 佛教用語,指到彼岸也譯作波羅蜜多 paramita 波羅蜜 (bōluómì) 木菠蘿。也作“菠蘿蜜”。熱帶水果之一 jackfruit釋印肅名句,頌證道歌證道歌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