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仞寫喬樹,百丈見游鱗
出自南北朝沈約《新安江至清淺深見底貽京邑同好》:
眷言訪舟客,茲川信可珍。
洞澈隨清淺,皎鏡無冬春。
千仞寫喬樹,百丈見游鱗。
滄浪有時濁,清濟涸無津。
豈若乘斯去,俯映石磷磷。
紛吾隔囂滓,寧假濯衣巾。
愿以潺湲水,沾君纓上塵。
注釋參考
千仞
形容極高或極深。古以八尺為仞?!肚f子·秋水》:“千里之遠不足以舉其大,千仞之高不足以極其深?!?漢 桓寬 《鹽鐵論·刑德》:“千仞之高,人不輕凌。” 晉 司馬彪 《贈山濤》詩:“上凌青云霓,下臨千仞谷?!?清 方文 《陳臥子子龍》詩:“惠心燭千仞,雄風扇八區(qū)?!?/p>
喬樹
高大的樹。 南朝 梁 沉約 《新安江至清淺深見底貽京邑游好詩》:“千仞寫喬樹,百丈見游鱗?!薄侗笔贰と辶謧飨隆ね跣⒓罚骸蔼q恐拯溺遲於援手,救經(jīng)緩於扶足,待 越 人之舟檝,求 魯 匠之云梯,則必懸於喬樹之枝,沒於深泉之底?!?唐 楊炯 《送豐城王少府》詩:“離亭隱喬樹,溝水浸平沙。”
百丈
(1).極言高、深或遠。 漢 枚乘 《七發(fā)》:“上有千仞之峯,下臨百丈之谿?!?南朝 梁 沉約 《新安江水至清淺深見底貽京邑游好》詩:“千仞寫喬樹,百丈見游鱗。” 唐 韓愈 《次同冠峽》詩:“落英千尺墮,游絲百丈飄?!薄侗笔贰の饔騻鳌ば≡率蠂罚骸捌洌?小月氏國 )城東十里,有佛塔,周三百五十步,高八十丈……所謂百丈佛圖也?!?/p>
(2).牽船的篾纜?!端螘ぶ斐瘋鳌罚骸皶r軍人緣 河 南岸,牽百丈, 河 流迅急,有漂渡北岸者,輒為虜所殺略。” 唐 杜甫 《十二月一日》詩之一:“一聲何處送書雁,百丈誰家上瀨船?!?宋 程大昌 《演繁露·百丈》:“ 杜 詩舟行多用百丈,問之 蜀 人,云,水峻岸石又多廉稜……故劈竹為大瓣,以麻索連貫其際,以為牽具,是名‘百丈’。”《醒世恒言·獨孤生歸途鬧夢》:“從此一路都是上水,除非大順風,方使得布帆,風略小些,便要扯著百丈。你道怎么叫做百丈?原來就是縴子?!?清 黃遵憲 《下水船歌》:“百丈橫牽上瀨舟,三朝三暮見 黃牛 ?!?/p>
(3).借指井繩。 唐 杜甫 《銅瓶》詩:“銅瓶未失水,百丈有哀音。”
(4). 唐 代名僧 懷海 ,住 洪州 百丈山 ,因以為號,稱“百丈禪師”。參閱《景德傳燈錄·洪州百丈山懷海禪師》。
游鱗
(1).游魚。 晉 潘岳 《閑居賦》:“游鱗瀺灂,菡萏敷披?!?唐 王維 《戲贈張五弟諲》詩之三:“設罝守毚兔,垂釣伺游鱗?!?元 廼賢 《賦環(huán)波亭送楊??睔w豫章》詩:“天空夕陰斂,川迴游鱗躍?!?郭沫若 《女神·登臨》:“哦,死水一池!幾匹游鱗,喁喁地向我私語?!?/p>
(2).指龍?!段倪x·潘尼<贈侍御史王元貺>詩》:“游鱗萃靈沼,撫翼希天階。” 李善 注:“游鱗,龍也。”
指游魚。 晉 左思 《吳都賦》:“北山亡其翔翼,西海失其游鱗?!?唐 方干 《陪胡中丞泛湖》詩:“綺繡峰前聞野鶴,旌旗影里見游鱗。” 清 吳嘉洤 《行感》詩之四:“官吏潛蹤同伏鼠,商民逐貨似游鱗。”
沈約名句,新安江至清淺深見底貽京邑同好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