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金元好問《摸魚兒》
笑青山、不解留客,林丘夜半掀舉。蕭蕭暮景千山雪,銀箭忽傳飛雨。還記否。又恐似、龍?zhí)洞贯烇L(fēng)雷怒。山人良苦。料只為三年,長安道上,來與浣塵土。清陰渡。渺渺風(fēng)煙杖屨。名山元有佳處。山僧乞去聲我溪南地,十里瘦藤高樹。私自語。更須問、*尊此日誰賓主。朝來暮去。要山鳥山花,前歌後舞,從我醉鄉(xiāng)路。
注釋參考
山僧
(1).住在山寺的僧人。 北周 庾信 《臥疾窮愁》詩:“野老時相訪,山僧或見尋。” 唐 劉長卿 《尋盛禪師蘭若》詩:“山僧獨在山中老,唯有寒松見少年?!?元 李宗冽 《題岳溪禪林精舍》詩:“山僧四五人,屢訪期識面。” 清 魏源 《武林紀游》詩之七:“百覓 理安寺 ,始與山僧晤?!?/p>
(2).僧人自稱的謙詞?!段鍩魰しㄑ圩凇ち_漢琛禪師》:“眾人既盡在此,山僧不可無言?!?金 董解元 《西廂記諸宮調(diào)》卷三:“師曰:‘山僧過矣!夫人言明日作排,非今日矣?!?/p>
去聲
去聲 (qùshēng) falling tone 古代漢語四聲的第三聲 普通話字調(diào)中的第四聲南地
南方地區(qū)。《戰(zhàn)國策·秦策三》:“今攻 趙 ,北地入 燕 ,東地入 齊 ,南地入 楚 魏 ,則 秦 所得不一幾何,故不如因而割之,因以為 武安 功。” 南朝 梁簡文帝 《悔賦》:“ 楚王 刻鶴,播徙南地。” 唐 賈島 《送人南歸》詩:“雖然南地遠,見説北人多?!薄端问贰け尽罚骸白h者言南地不宜牧馬。昨自牧養(yǎng),今二三年,已得馬數(shù)百?!?/p>
元好問名句,摸魚兒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