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唐代鮑溶《洛陽春望》:
五鳳樓南望洛陽,龍門回合抱蒼蒼。
受朝前殿云霞暖,。
封岳行宮草木香。
四海為家知德盛,二京有宅卜年長(zhǎng)。
。
東人猶憶時(shí)巡禮,愿覲元和日月光。
注釋參考
四海為家
(1).四海之內(nèi),盡屬一家。指帝王擁有天下。引申為天下一統(tǒng)之意?!妒酚洝じ咦姹炯o(jì)》:“且夫天子以四海為家,非壯麗無以重威,且無令后世有以加也?!?漢 張衡 《西京賦》:“方今圣上,同天號(hào)於帝皇,掩四海而為家?!?唐 劉禹錫 《西塞山懷古》詩(shī):“今逢四海為家日,故壘蕭蕭蘆荻秋?!?太平天囯 洪秀全 《吟劍詩(shī)》:“手持三尺定山河,四海為家共飲和。”參見“ 四海一家 ”。
(2).志在四方,到處為家。 明 羅貫中 《風(fēng)云會(huì)》第一折:“四海為家,寸心不把名牽掛?!?/p>
(3).喻人居無定所。 吳祖光 《闖江湖》第三幕:“咱們作藝的四海為家,兩個(gè)山碰不上,兩個(gè)人總有碰上的日子?!?郭小川 《在大沙漠中間》詩(shī):“他們是四海為家的兵士,過慣戎馬生活?!?/p>成語解釋原指帝王占有全國(guó)。后指什么地方都可以當(dāng)作自己的家。指志在四方,不留戀家鄉(xiāng)或個(gè)人小天地。四海為家出處《漢書·高帝記》:“且夫天子以四海為家?!笔褂美湮覀兪撬暮榧业?,我們是以一切人民為兄弟姐妹的。
知德
(1).懂得道德?!墩撜Z·衛(wèi)靈公》:“子曰:‘ 由 ,知德者鮮矣?!薄秶?guó)語·周語下》:“其君在會(huì),步言視聽,必皆無謫,則可以知德矣?!?明 劉基 《梅頌》序:“予與 仲文 交,敬其好學(xué)而知德也?!?/p>
(2).知道別人施與的恩德?!段倪x·袁宏<三國(guó)名臣序贊>》:“民未知德,懼若在己。” 李周翰 注:“天下之有未聞知君德者,是輔臣之過,故懼若在己也。” 元 劉致 《端正好·上高監(jiān)司》套曲:“萬萬人感恩知德,刻骨銘心,恨不得展草韁?!?/p>
才智與德行。 章炳麟 《訄書·訂孔》:“﹝ 孔丘 ﹞下比 孟軻 ,博習(xí)故事則賢,而知德少歉矣?!?/p>
二京
(1).兩座京觀。京觀,集中埋葬敵軍尸體的大墳?!秴问洗呵铩げ粡V》:“ 趙 使 孔青 ……與 齊 人戰(zhàn),大敗之。 齊 將死,得車二千,得尸三萬,以為二京?!?高誘 注:“古者軍伐克敗,於其所獲尸合土葬之,以為京觀。故 孔青 欲以 齊 尸為二京也?!眳⒁姟?京觀 ”。
(2).兩篇賦的合稱。詳“ 二京賦 ”。
(3).指 西漢 都城 長(zhǎng)安 與 東漢 都城 洛陽 。 唐玄宗 《潼關(guān)口號(hào)》詩(shī):“ 河 曲迴千里,關(guān)門限二京?!?明 皇甫汸 《對(duì)月答子浚兄見懷諸弟之作》詩(shī):“南北何如 漢 二京,迢迢 吳 越 兩鄉(xiāng)情?!?/p>
(4).指 明 代 北京 與 南京 。 明 徐渭 《送新昌潘公》詩(shī):“北斗聲名重二京,東朝保傅謝初榮?!?/p>
卜年
占卜預(yù)測(cè)統(tǒng)治國(guó)家的年數(shù)。亦指國(guó)運(yùn)之年數(shù)?!蹲髠鳌ば辍罚骸?成王 定鼎于 郟鄏 ,卜世三十,卜年七百,天所命也?!?晉 劉琨 《勸進(jìn)表》:“三葉重光,四圣繼軌?;轁少坝?有虞 ,卜年過于 周氏 ?!薄杜f唐書·郭子儀傳》:“中興之功,旬月可冀,卜年之期,永永無極矣?!眳⒁姟?卜世 ”。
鮑溶名句,洛陽春望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