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言得漢吏,天遣活楚囚。
出自宋朝蘇軾《聞?wù)o表兄將至以詩迎之》
生逢堯舜仁,得作嶺海游。
雖懷跫然喜,豈免跕墮憂。
暮雨侵重膇,曉煙騰郁攸。
朝盤見蜜唧,夜枕聞鵂<留鳥>。
幾欲烹郁屈,固嘗饌鉤辀。
舌音漸獠變,面汗嘗骍羞。
賴我存《黃庭》,有時仍丹丘。
目聽不任耳,踵息殆廢喉。
稍欣素月夜,遂度黃茅秋。
我兄清廟器,持節(jié)瘴海頭。
蕭然三家步,橫此萬斛舟。
人言得漢吏,天遣活楚囚。
惠然再過我,樂哉十日留。
但恨參語賢,忽潛九原幽。
萬里倘同歸,兩鰥當(dāng)對櫌。
(軾喪婦已三年矣,正輔近有亡嫂之戚,故云。
)強歌非真達,何必師莊周。
注釋參考
人言
[people's words] 人們的評論,別人的議論
詳細解釋(1).別人的評議?!蹲髠鳌ふ压哪辍罚骸岸Y義不愆,何恤於人言?!?宋 蘇軾 《次韻滕大夫》之三:“早知百和俱灰燼,未信人言弱勝強?!薄抖膛陌阁@奇》卷十二:“ 晦翁 認是大姓力量大,致得人言如此?!?/p>
(2).人的言語。 唐 儲光羲 《昭圣觀》詩:“石池辨春色,林獸知人言?!?/p>
(3).pi{1~1}霜的別名。 明 李時珍 《本草綱目·金石·砒石》:“砒,性猛如貔,故名。惟出 信州 ,故人呼為信石;而又隱信字為人言。” 清 劉獻廷 《廣陽雜記》卷一:“辟臭蟲方,用木瓜打碎,燒煙薰之,若加人言少許,其子粒粒皆爆碎。”
天遣
[God's punishment] 強調(diào)痛苦的嚴酷,使人聯(lián)想起天罰
天譴,打擊,瘟疫
楚囚
楚囚 (chǔqiú) 本指春秋時被俘到晉國的楚國人鐘儀,后用來借指被囚禁的人,也比喻處境窘迫、無計可施的人 a person in predicament 已擯憂患尋常事,留得豪情作楚囚。——惲代英《獄中詩》 楚囚對泣蘇軾名句,聞?wù)o表兄將至以詩迎之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