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朝楊無咎《永遇樂》
黃葉繽紛,碧江清淺,錦水秋暮。畫鼓冬冬,高牙颭颭,離棹無由駐。波聲笳韻,蘆花蓼穗,翻作別離情緒。須知道、風(fēng)流太守,未嘗恝情來去。那堪對此,來時單騎,去也文鴛得侶。繡被熏香,蓬窗聽雨,還解知人否。一川風(fēng)月,滿堤楊柳,今夜酒醒何處。調(diào)疏呵,雙棲正穩(wěn),慢搖去櫓。
注釋參考
黃葉
(1).枯黃的樹葉。亦借指將落之葉。 南朝 梁 丘遲 《贈何郎》詩:“檐際落黃葉,堦前網(wǎng)緑苔?!?唐 李白 《秋思》詩:“ 燕支 黃葉落,妾望 白登臺 。” 元 范梈 《題李白郎官湖》詩:“黃葉當(dāng)頭亂打人,門前繫著青驄馬。” 清 王士禛 《池北偶談·談藝二·崔孝廉》:“丹楓江冷人初去,黃葉聲多酒不辭?!?/p>
(2).佛教語。以楊樹黃葉為金,比喻天上樂果,能止人間眾惡。 前蜀 貫休 《題惠琮律師院》詩:“苦節(jié)兼青目,公卿話有餘。唯傳黃葉喻,還似白泉居?!?/p>
繽紛
繽紛 (bīnfēn) 繁多而雜亂 in riotous profusion 五彩繽紛 色彩繽紛碧江
水流澄碧的江。 唐 張祜 《夢江南》詩:“盡日碧江夢, 江 南紅樹春?!?唐 李咸用 《廬陵九日》詩:“菊花山在碧江東,冷酒清吟興莫窮?!?宋 朱熹 《葺居》詩之一:“丈人高臥碧江頭,門掩西風(fēng)萬木秋?!?/p>
清淺
(1).謂清澈不深。 南朝 宋 謝靈運 《從斤竹澗越嶺溪行》詩:“蘋蓱泛沉深,菰蒲冒清淺?!?宋 王安石 《蒲葉》詩:“蒲葉清淺水,杏花和暖風(fēng)?!?明 王問 《自山中泛湖歸》詩:“川涂風(fēng)浪平,沿流弄清淺?!?田漢 《江漢漁歌》第五場:“ 大別山 頭掛夕陽, 月湖 清淺翻鴛鴦?!?/p>
(2).淺顯;不深奧。 南朝 梁 鍾嶸 《詩品》卷中:“ 宋 豫章 太守 謝瞻 ……詩,其源出於 張華 。才力苦弱,故務(wù)其清淺,殊得風(fēng)流媚趣。” 陳毅 《湖海詩社開征引》:“ 元 白 自清淺, 劉 陸 但恣肆。”
(3).指銀河。 唐 李白 《游太山》詩之六:“舉手弄清淺,誤攀 織女 機(jī)?!?王琦 注:“《古詩》:‘河漢清且淺?!?唐 孟郊 《古意》詩:“未得渡清淺,相對遙相望。”
錦水
即 錦江 。 唐 杜甫 《短歌行贈王郎司直》:“西得諸侯棹 錦水 ,欲向何門趿珠履?!?唐 溫庭筠 《贈蜀將》詩:“十年分散 劍關(guān) 秋,萬事皆隨 錦水 流。” 閩 徐夤 《蜀葵》詩:“ 錦水 饒花艷, 岷山 帶葉青?!眳⒁姟?錦江 ”。
秋暮
(1).秋日的傍晚。《大戴禮記·保傅》:“ 三代 之禮,天子春朝朝日,秋暮夕月,所以明有別也?!?唐 戴叔倫 《贈康老人洽》詩:“ 杜陵 往往逢秋暮,望月臨風(fēng)攀古樹。”
(2).深秋。 謝覺哉 《不惑集·游秦堤靈渠》:“可惜今已秋暮,小舟掠秋柳而過,僅覺陰涼而已?!?/p>
楊無咎名句,永遇樂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